第63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声:“嚯喔!这不是崔道爷吗!多少天没见着您了,您死哪儿去了?”老天津卫说话就这样,越熟越不外道,甭看你是说书的,我是听书的,我不把你当成高台教化,你也别将我看作衣食父母,咱就跟好朋友一样,没有不能说的话。见了面客客气气、嘘长问短的,那准是交情不够。再不然是你能耐不济,我懒得跟你多费唾沫。

    这位这一嗓子,无异于替崔老道“开了门”,当时“呼啦啦”围过来一两百号闲人,鸡一嘴鸭一嘴地问东问西。其中有人问了:“哎哟,这才几天没见,您怎么还俗了?”有接下茬儿的说:“崔道爷是在家的火居道,喝酒吃肉不论荤素,妻儿老小一个不少,既不修口,又不修身,他够俗的了,还能还哪门子俗啊?”也有人问:“崔道爷,说完《窦占龙憋宝:九死十三灾》您怎么就不露面了?是不是肚子里没货了,又住到哪座破庙里捣鼓梁子去了?”还有拿崔老道找乐儿的:“听蔡老板说,您那袍子、掸子、小木头车子全进了当铺,您这是为了吃海货吗?”

    崔老道眼瞅着“黏子”围得水泄不通,都不用他自己费劲了,当即给众人作了个罗圈揖,长着夯头说道:“诸位明公,贫道在南门口说书讲古这么多年了,何曾动过还俗的念头?您各位问了,既然你崔老道还是崔老道,为什么今天没穿道袍呢?不穿道袍还能叫老道吗?说完《窦占龙憋宝:九死十三灾》,那么多天你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接着往下说了?是不是编不下去了?实不相瞒,皆因贫道的《窦占龙憋宝:九死十三灾》泄露了天机,结果惹上一件麻烦事,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这话怎么说呢?且听我给您各位念叨念叨。”

    崔道爷没了身上的行头,可不耽误耍嘴皮子,那真是气死画眉、不让百灵,太能哨了,几句话又吊起了大伙的胃口,这就是“平地抠饼”的能耐。话说正是讲完了《窦占龙憋宝:九死十三灾》那天,崔老道吃饱喝足回到家,天一黑便吹灯上炕。他钻进被窝,脑子里可没闲着,《四神斗三妖》还得接着往下讲。万事开头难,说书也是如此,最难的就是开书头一场。哪怕是知道前因后果,他也得提前捋一捋书梁子,在肚子里编纂编纂,把这块活儿捯明白了,想清楚了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哪处详哪处略,又该如何铺排,不能话赶话说到哪儿算哪儿。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琢磨了半宿,迷迷瞪瞪刚见着周公,忽听有人砸门!

    他老婆崔大奶奶以为邻居有什么急事,忙点上灯,趿拉着鞋下了地,打开门往外看,张望了半天,院子里空无一人。崔老道住在南小道子胡同的大杂院,还不是他自己家的房子,靠着口挪肚攒,赁了两间小屋子栖身。整个大杂院前后两进,住了不下十几户,出来进去全走一个大门。黑天半夜,大杂院早已关门落闩,外人进不来,同院的邻居也都睡觉了,谁砸的门呢?

    过去的妇道人家没有不迷信的,崔大奶奶吓得够呛,赶紧关上屋门,推了一把被窝里的崔老道:“别睡了别睡了,咱家闹鬼了!”崔老道不以为然:“你真叫头发长见识短,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什么鬼敢上咱家闹来?”崔大奶奶不放心:“你刚才不也听见了,院子里又没人,要说不是闹鬼,这大半夜的谁敲咱家门?”

    崔老道拗不过崔大奶奶,只得从炕上爬起来,睡眼惺忪地出门看了看,又拿块湿布在门上擦了几下,回来告诉他老婆:“踏实住了,什么也没有,肯定是哪个同行使的坏,看我挣钱了眼红,偷着在门上刷点儿鳝鱼血什么的,夜里引得蝙蝠往门上撞,这叫‘鬼拍门’。再不然是‘天南星’,拿熬化的鱼鳔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