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精校版完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晋书·佛图澄传》。

    第五章

    [1]见《南史·陈本纪下》、《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七。

    [2]这两路大军是:贺若弼渡江攻下京口(今江苏镇江),韩擒虎渡江攻下姑孰(今安徽当涂),分兵夹击建康。

    [3]以上见《陈书·后主纪》、《南史·陈本纪下》、《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七。

    [4]见《陈书·后主纪》、《南史·陈本纪下》、《隋书·高熲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七。

    [5]秦始皇灭齐,在公元前221年;董卓入京,在公元189年;隋文帝灭陈,在公元589年;朱全忠灭唐,在公元907年。

    [6]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

    [7]公元573年,陈宣帝伐北齐,江北诸郡次第克复。579年,北周攻克寿阳,又尽收陈江北之地。

    [8]见《南史·陈本纪下》。

    [9]见《隋书·高祖纪下》、《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

    [10]见《南史·孔范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

    [11]此曲也叫《后庭花》,传为陈叔宝填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另《旧唐书·音乐志》称:“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杜牧《泊秦淮》亦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见《南史·陈本纪下》。

    [13]北周武帝宇文邕攻陷邺城是在建德六年(577)正月,去世是在建德七年(578)六月。

    [14]通向再统一的道路几乎重现了秦的轨迹,这是樊树志先生的观点。请参看樊树志《国史概要》。

    [15]请参看钱穆《国史大纲》。

    [16]比如《三国志·鲁肃传》裴松之的按语就说:“刘备与权(孙权)并力,共拒中国(曹操控制的东汉政权),皆肃(鲁肃)之本谋。”

    [17]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在公元25年,刘曜攻陷洛阳在311年。

    [18]请参看钱穆《国史大纲》、周时奋《中国历史十一讲》。

    [19]比如刘渊始都平阳,刘曜又迁都长安;石勒始都襄国,石虎又迁都邺城;北魏都平城,后来又迁都洛阳。

    [20]公元604年,隋炀帝弑父继位,定洛阳为东都。690年,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

    [21]所引分别见《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五十六、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2]当时中华与中夏意思完全相同,如傅奕称“羌胡异类,寓居中夏”;杜坦告宋文帝“臣本中华高族……播迁凉土”。

    [23]关于罗马,请参看(英)韦尔斯《世界史纲》。

    [2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也认为,罗马跟中国一样,前进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不能前进了。请参看其所著《全球通史》。

    [25]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樊树志《国史概要》。

    [26]把刘裕称为“门阀政治的掘墓人”,是田余庆先生的观点,见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27]见《南史·王华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

    [28]颁布占田令,是在西晋太康元年(280),见樊树志《国史概要》;颁布占客令,是在东晋大兴四年(321),见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29]如《三国志·邓艾传》即称:“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卫顗传》则称:“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又请参看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30]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

    [31]汉代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