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精校版完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官与僚属之关系有如君臣,见钱穆《国史大纲》。

    [32]请参看(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及阎步克为该书所写推荐序。

    [33]史学家一般认为,南北朝社会阶层是四个。如傅乐成《中国通史》称四个阶层为世族、平民、部曲、奴隶,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称四个阶层为士人、编户齐民、依附人、奴婢。但这样的说法均无法体现出士庶之别,因此本书持五阶层说。

    [34]请参看钱穆《国史大纲》。

    [35]《法学汇编》又译《法理汇要》;《法学总论》又译《法学阶梯》,或称《法学家指南》;《法令新编》又译《新律》。

    [36]基督教会承认的罗马帝国“大帝”只有三个:君士坦丁、狄奥多西和查士丁尼,见(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37]关于这段历史,西方史学家著述甚多,恕不一一列举。

    [38]查士丁尼生于公元482年或公元483年,死于565年,527年成为皇帝。

    [39]公元502年,梁武帝制定雅乐;505年,设立五馆;512年,制成五礼。梁武帝的制礼作乐,让北方士族都感到羡慕。

    [40]周武帝遗诏则称:“将欲包举六合,混同文轨。”见《周书·武帝纪下》、《北史·周本纪下》。

    [41]奉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的儒家伦理是苏绰对宇文泰的建议。他的全部主张,是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称为六条诏书,见《周书·苏绰传》。另据称,宇文泰曾这样评价宇文邕:“成吾志者,必此儿也。”见《周书·武帝纪上》、《北史·周本纪下》。

    [42]梁武帝的说法见其所著《舍事道法诏》,周武帝的说法见《周书·武帝纪上》,曾经以道教为最上则见《广弘明集》卷八《叙周武帝集道俗议灭佛法事》。同时请参看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43]见《广弘明集》卷二十四《谏周祖沙汰僧表》,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

    [44]见《周书·武帝纪上》。

    [45]见《大正藏》卷五十二。

    [46]见《广弘明集·辩惑篇》。

    后记

    [1]请参看拙著《大话方言》。

    [2]见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南北学者之病》、鲁迅《北人与南人》。

    [3]见林语堂《北方与南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