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2/2)
丑上》。
13.见《孟子·尽心下》。
14.见《孟子·公孙丑下》,文中所说齐国某地是平陆,当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15.见《墨子·明鬼》。
16.见《墨子·公孟》。
17.见《墨子·明鬼》。
18.见《墨子·贵义》。
19.见《墨子·明鬼》。
20.见《墨子·耕柱》。
21.见《论语·尧曰》。
22.见《论语·颜渊》。
23.见《论语·雍也》。
24.见《墨子·非命中》。
25.见《墨子·公孟》。
26.见《论语·子罕》。
27.见《论语·述而》。
28.见《论语·宪问》。
29.见《论语·阳货》。
30.见《庄子·人间世》。
31.见《庄子·天道》。
32.请参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3.见《庄子·秋水》。
34.见《庄子·秋水》。
35.见《庄子·列御寇》。
36.见《庄子·马蹄》。
37.见《庄子·达生》。
38.见《庄子·至乐》。
39.见《庄子·养生主》。
40.见《论语·颜渊》。
第五章
1.关于先秦道家三阶段说,请参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见《老子·第七十八章》。
3.以上见《老子·第八章》。
4.以上见《老子·第六十一章》。
5.以上见《老子·第六十六章》。
6.见《老子·第八十章》。
7.见《老子·第二十九章》。
8.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9.见《老子·第六十八章》。
10.唐代的王真,宋代的苏辙,现代的章太炎、毛泽东,都认为《老子》是兵书,或有兵书性质、兵书意味、兵书要素。请参看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1.以上见《孙子兵法·虚实》。
12.见《孙子兵法·九变》。
13.见《老子·第六十八章》。
14.见《孙子兵法·军形》。
15.见《老子·第七十三章》。
16.见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17.见《老子·第三十章》。
18.见《老子·第三十一章》。
19.见《老子·第四十六章》。
20.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21.见《老子·第六十九章》。
22.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23.见《老子·第六十九章》。
24.见《老子·第五章》。
25.此种解释亦请参看《庄子·天运》。
26.见《老子·第四十三章》。
27.见《庄子·齐物论》,并请参看《逍遥游》和《天运》。
28.见《庄子·逍遥游》。
29.见《庄子·齐物论》。
30.见《庄子·骈拇》。
31.见《庄子
13.见《孟子·尽心下》。
14.见《孟子·公孙丑下》,文中所说齐国某地是平陆,当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15.见《墨子·明鬼》。
16.见《墨子·公孟》。
17.见《墨子·明鬼》。
18.见《墨子·贵义》。
19.见《墨子·明鬼》。
20.见《墨子·耕柱》。
21.见《论语·尧曰》。
22.见《论语·颜渊》。
23.见《论语·雍也》。
24.见《墨子·非命中》。
25.见《墨子·公孟》。
26.见《论语·子罕》。
27.见《论语·述而》。
28.见《论语·宪问》。
29.见《论语·阳货》。
30.见《庄子·人间世》。
31.见《庄子·天道》。
32.请参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3.见《庄子·秋水》。
34.见《庄子·秋水》。
35.见《庄子·列御寇》。
36.见《庄子·马蹄》。
37.见《庄子·达生》。
38.见《庄子·至乐》。
39.见《庄子·养生主》。
40.见《论语·颜渊》。
第五章
1.关于先秦道家三阶段说,请参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见《老子·第七十八章》。
3.以上见《老子·第八章》。
4.以上见《老子·第六十一章》。
5.以上见《老子·第六十六章》。
6.见《老子·第八十章》。
7.见《老子·第二十九章》。
8.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9.见《老子·第六十八章》。
10.唐代的王真,宋代的苏辙,现代的章太炎、毛泽东,都认为《老子》是兵书,或有兵书性质、兵书意味、兵书要素。请参看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1.以上见《孙子兵法·虚实》。
12.见《孙子兵法·九变》。
13.见《老子·第六十八章》。
14.见《孙子兵法·军形》。
15.见《老子·第七十三章》。
16.见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17.见《老子·第三十章》。
18.见《老子·第三十一章》。
19.见《老子·第四十六章》。
20.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21.见《老子·第六十九章》。
22.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23.见《老子·第六十九章》。
24.见《老子·第五章》。
25.此种解释亦请参看《庄子·天运》。
26.见《老子·第四十三章》。
27.见《庄子·齐物论》,并请参看《逍遥游》和《天运》。
28.见《庄子·逍遥游》。
29.见《庄子·齐物论》。
30.见《庄子·骈拇》。
31.见《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