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节(1/2)
去的亲信还没回归,不久前,皇城司再度来人,将她阁内的其他下人统统带走,再挑选了其他宫的仆婢前来服侍。
于是乎,就有了刚刚的清冷场面。
张贵妃终于怕了。
这岂非软禁?
要将她打入冷宫?
毫无疑问,没有官家的命令,皇城司绝不敢这么做。
“官家,二十年的恩爱,你难道突然要舍我而去?”
“我为你诞下皇嗣,养育了皇长子啊!”
“你不能这么狠心!不能啊!!”
脑海中如翻江倒海,情绪激荡不休,明明知道那些新派来的内侍宫婢都是眼线,自己的一举一动尽皆落入对方眼中,张贵妃的眉宇也渐渐狰狞起来,手更是死死地捏住扶手,缓缓抓出血痕。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来到面前:“禀娘子,张宣徽入宫觐见。”
“快!快请!”
张贵妃大喜过望,又看向这些仆婢,冷冷地一摆手:“统统退出去,没有我的命令,敢贸然接近偷听的,定用大刑鞭死!”
这其实于礼不合,哪有后朝女眷见外臣屏退左右的,亲人也不行。
但张贵妃歇斯底里的语气,是真的会用大刑的,众仆婢静默片刻,为首内官领命,其他人也随之朝外退去。
眼见阁内真正空了,张贵妃起身在原地转了转,实在待不住,干脆主动迎了出去。
到了半途,就见一位神情憔悴的中年官员,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
这对其实并没有多少血缘关系的叔叔和侄女一见面,彼此都不禁怔了怔。
在张贵妃眼中,这位叔父的病容未免也太过明显,整个人瘦得都有些脱了相,官袍都撑不起来,哪里有国朝重臣的威严?
在张广封眼里,这位贵妃也很不对劲,以前入宫,自己哪回不是候在阁外等待,现在的反应,令他不喜反惊,心瞬间沉了下去。
论辈分,张广封是张贵妃的族叔,但年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也就年长个十岁,如今刚过不惑之年。
他原本是有野心,若能坐稳宣徽使之位,经营一下门生,来日或许可以真正晋升两府宰执。
然而事实证明,无论是朝臣对外戚的防备,还是他个人的才华品性,都绝无这种可能。
话说真有自知之明的,也不会听从后宫妇人之言,赖在京师不离开,碍了官家的眼都不自知,此时此刻更不会入宫求援。
但令张广封万万没想到的是,一贯趾高气昂的贵妃,居然主动迎出,眼中还带着期待,看向自己。
堂堂贵妃,大靠山,怎生瞧着比自己还慌张?
更不会天真到,指望自己能够帮助她吧?
两人相看无语。
一段极为尴尬的沉默后,张贵妃鬼使神差地开了口:“叔父,你能抓到狄家的把柄么?”
“哎呦!”
张广封瞬间破防,心都快跳出来了,左右看看,哪怕四周空空荡荡,也让他紧张万分:“这话万万说不得啊!”
张贵妃话一出口,也有些后悔,但见到对方的反应,又生出浓浓的烦躁,一摆宫裙,往内走去:“进来!”
两人入了屋内,张广封甚至都顾不上给这位拜下行礼,急声道:“贵妃可知,外朝如今是何议论?”
张贵妃坐下,端起茶盏,也没心情喝,只是摆了个姿态,撇了撇嘴道:“不就是国朝嫔御多知韬晦之道,唯独我招摇肆意,让他们百般非议,诸般斥责么?呵,又有何用?容那些言官弹劾便是,官家何曾理会过!”
历史上的仁宗朝,专门扶持台谏制衡宰执,限制相权的同时,也遏制了皇权。
由天子做出的退让与妥协,营造出言路开明的政治氛围,
于是乎,就有了刚刚的清冷场面。
张贵妃终于怕了。
这岂非软禁?
要将她打入冷宫?
毫无疑问,没有官家的命令,皇城司绝不敢这么做。
“官家,二十年的恩爱,你难道突然要舍我而去?”
“我为你诞下皇嗣,养育了皇长子啊!”
“你不能这么狠心!不能啊!!”
脑海中如翻江倒海,情绪激荡不休,明明知道那些新派来的内侍宫婢都是眼线,自己的一举一动尽皆落入对方眼中,张贵妃的眉宇也渐渐狰狞起来,手更是死死地捏住扶手,缓缓抓出血痕。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来到面前:“禀娘子,张宣徽入宫觐见。”
“快!快请!”
张贵妃大喜过望,又看向这些仆婢,冷冷地一摆手:“统统退出去,没有我的命令,敢贸然接近偷听的,定用大刑鞭死!”
这其实于礼不合,哪有后朝女眷见外臣屏退左右的,亲人也不行。
但张贵妃歇斯底里的语气,是真的会用大刑的,众仆婢静默片刻,为首内官领命,其他人也随之朝外退去。
眼见阁内真正空了,张贵妃起身在原地转了转,实在待不住,干脆主动迎了出去。
到了半途,就见一位神情憔悴的中年官员,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
这对其实并没有多少血缘关系的叔叔和侄女一见面,彼此都不禁怔了怔。
在张贵妃眼中,这位叔父的病容未免也太过明显,整个人瘦得都有些脱了相,官袍都撑不起来,哪里有国朝重臣的威严?
在张广封眼里,这位贵妃也很不对劲,以前入宫,自己哪回不是候在阁外等待,现在的反应,令他不喜反惊,心瞬间沉了下去。
论辈分,张广封是张贵妃的族叔,但年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也就年长个十岁,如今刚过不惑之年。
他原本是有野心,若能坐稳宣徽使之位,经营一下门生,来日或许可以真正晋升两府宰执。
然而事实证明,无论是朝臣对外戚的防备,还是他个人的才华品性,都绝无这种可能。
话说真有自知之明的,也不会听从后宫妇人之言,赖在京师不离开,碍了官家的眼都不自知,此时此刻更不会入宫求援。
但令张广封万万没想到的是,一贯趾高气昂的贵妃,居然主动迎出,眼中还带着期待,看向自己。
堂堂贵妃,大靠山,怎生瞧着比自己还慌张?
更不会天真到,指望自己能够帮助她吧?
两人相看无语。
一段极为尴尬的沉默后,张贵妃鬼使神差地开了口:“叔父,你能抓到狄家的把柄么?”
“哎呦!”
张广封瞬间破防,心都快跳出来了,左右看看,哪怕四周空空荡荡,也让他紧张万分:“这话万万说不得啊!”
张贵妃话一出口,也有些后悔,但见到对方的反应,又生出浓浓的烦躁,一摆宫裙,往内走去:“进来!”
两人入了屋内,张广封甚至都顾不上给这位拜下行礼,急声道:“贵妃可知,外朝如今是何议论?”
张贵妃坐下,端起茶盏,也没心情喝,只是摆了个姿态,撇了撇嘴道:“不就是国朝嫔御多知韬晦之道,唯独我招摇肆意,让他们百般非议,诸般斥责么?呵,又有何用?容那些言官弹劾便是,官家何曾理会过!”
历史上的仁宗朝,专门扶持台谏制衡宰执,限制相权的同时,也遏制了皇权。
由天子做出的退让与妥协,营造出言路开明的政治氛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