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节(2/2)
别小瞧这个地域国家,它肯定不算强大,但也绝不弱小,毕竟仿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设三省六部,地方设道府郡县,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又有地方军,经济上实行田柴科制,文化上以佛教为国教,儒学也很兴盛。
还有前车之鉴,可供参考。
隋唐时期的高句丽,为了灭其国祚,隋炀帝杨广亡国,唐太宗李世民无功而返,唐高宗李治则因为太想要完成父辈未尽的功业,选择不再遏制吐蕃的崛起,以致于终成大患。
将来宋即便灭了辽国,高丽必定为藩属,可在边境依旧能频频侵扰,折腾恶心人,很有一手。
预见到了这个发展,狄进早早扶持渤海,也有压制这个半岛国家的意图。
毕竟当年渤海亡国,有相当一部分渤海人去了高丽,大氏在高丽国内也是大族,让渤海与高丽接壤,大宋作为宗主国,将来矛盾重重,待得时机成熟,便可顺势解决这个地缘问题。
大荣复心中对此也有数,并且乐于见得。
高丽不安分是好事,有冲突才能派上用场。
渤海立国后,也会当一个善邻,一个缓冲的屏障。
小国依附于大国,选择一个好的宗主,没什么丢人的。
摆正自己的位置,方可存续下去。
在心照不宣的氛围中,辽东的事情汇报完毕,大荣复提了提手中的犯人,述说了洞内发生的对峙:“相公,此人就是污衣社的会首姜九,与辽贼绝对是有勾结的,至于是不是‘金刚会’的新任首领‘威德’,还要看接下来的审问。”
“‘威德’……‘金刚会’的卷土重来么……”
狄进淡然评价:“这是契丹最后的垂死挣扎了。”
谍报人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份及时的情报,或许就能改写战局,挽救前线诸多将士的性命。
但局部的战事可以通过情报改变,强弱悬殊的两国较量,单靠后方的谍细力挽狂澜,那就是白日做梦了。
“金刚会”当年其实就不受辽庭重视,更多的是一步闲棋,澶渊之盟说签订就签订,此后两国太平,一直持续,宝神奴一众在幕后上蹿下跳,都改变不了什么,更何况现在?
所以现在的狄进,不会将精力放在这些较量上面,当然也不会因为地位的改变,就完全轻视这方面的工作,叮嘱道:“你刚回京,便擒得此獠,不要私下审问,送去机宜司吧。”
大荣复立刻改变原定计划,领命道:“是!”
换做旁人,或许会觉得放弃功劳实在可惜,但他清楚,没有人比眼前这位更了解错综复杂的朝局,以对方的胸襟气魄,更不会害自己。
所以哪怕现在看到了复国的曙光,曾经不名一文的江湖子将成为青史留名的复国者,大荣复依旧选择听命行事。
狄进接着道:“你亦是机宜司的老人,擅长这方面的事务,审问时全程督促,毋须避讳,两府会出具文书,补齐这方面的手续。”
“明白!”
大荣复并不意外,但又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当年的感觉,在这位麾下行事只要尽心竭力便可,其他自有羽翼遮蔽,实在让人最是安心不过,行礼道:“相公,我去了!”
“处理完了这件事,来府上再叙!”
“好!”
与这位告别,大荣复脚下生风,一路抵达目的地,回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机宜司。
距离他卸任提点之位,已有十六年,机宜司已经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