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这还是第一次西方列强向中国赔款啊。

    于是,满朝文武官员对苏曳进行了第二次的劝进。

    而且,这一次的劝进规模就更加盛大了。

    不仅仅是京中的官员,还有地方所有七品以上官员,全部都上了奏折。

    恳请摄政王登基,继承大位。

    说来,苏曳其实开创了一个记录。

    那就是长达两年时间,整个国家没有皇帝,没有君主。

    当然,也没有太后。

    他就是用摄政王的名义,统治整个国家。

    而这一次劝进,苏曳依旧没有同意。

    他不是玩什么三辞三让的把戏,历史上袁世凯的那一套把戏实在让人作呕。

    先把皇位还给溥仪,溥仪拒绝。

    而后,袁世凯又要把皇位交给朱明后裔,对方拒绝。

    最后,袁世凯又要把皇位让给孔圣后裔,对方再一次拒绝。

    然后,他才假装心安理得登上帝位。

    这是在是可笑之至,苏曳绝对不会玩这一套。

    但是,他也要全国的官员,亿万民众发自内心地觉得他一定要登上大位了,甚至苦苦哀求他登上大位。

    一定要建立足够的功业,才有足够之大义。

    ……

    李秀成,王世清,王正谊,张宗禹等人率领十几万大军杀入中亚之后。

    沙俄那边,也不断增兵中亚。

    最终,双方的军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这一场大战,打得比在西伯利亚更久,整整打了三年时间。

    沙俄一度增兵到近三十万。

    而中国也增兵到了四十五万。

    双方彻底打成了一场倾国之战。

    而这一战,更是国力之表现了。

    整个国家洋务运动开展了十几年了,如果从九江经济实验区开始算的话,整个国家工业化已经二十二年了。

    整个工业体系,兵工厂体系,已经大大超过了沙俄。

    人力资源,军事理论,也远远超过了沙俄。

    虽然面临这一场倾国之战,但是中国这边发展丝毫没有停滞,经济行动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依旧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着。

    但是沙俄那边就不行了,这一场大战几乎耗尽了它的国力。

    尽管这一战的规模其实还是比不上克里米亚战争,但是这短短二十年时间内,沙俄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第一次中俄战争,第二次中俄战争,第三次中俄战争。

    关键这一场大战,它几乎都是失败的。

    而且,它的工业化本来就不彻底,甚至还是一个半农奴化国家。

    这边的中国越打越强,仿佛还能一直打下去,能够一直增兵。

    而沙俄这边,已经精疲力尽了。

    另外,沙俄国内的革命运动,已经愈演愈烈了。

    恐怖行动,越来越密集。

    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刺杀也此起彼伏。

    最终,沙皇完全打不下去了。

    当战报传到圣彼得堡的时候,他几乎要昏厥过去。

    阿拉木图沦陷。

    沙俄帝国在中亚最大的城市之一沦陷了。

    最终,沙皇不得不派遣使者前往京城和中方谈判停战。

    接下来,边打边谈,又持续了近一年。

    最终,停战协议签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