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1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互作用同等重要。

    例如常规超导体的能隙函数一般是各向同性的s波,但是到了铜氧化物超导体就是各向异性的d波,铁基超导的能隙函数则是s±波为主。

    不过徐云搞出这样一手之后,至少在数学角度上这个争议可以杂糅到一起了。

    徐云的变换改变了各个格点上占据态相对于空态的相位,即cj→UcjUf=e-iθjcj。

    在一次量子化的表象下,这相当于改变了单粒子局域波函数的相位。

    换而言之。

    变换后的模型具有张量积的结构,不能混合不同格点的态空间,并且不会混合占据态和空态。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了有数的幺正变换可供考虑。

    在Jordan-Wigner变换所联系的自旋视角下,符合条件的也就那么两三个环路而已……

    这是一个全新的配对机制,而且还不是局域配对那么简单……

    蓦然。

    薛其坤院士又想到了去年7月12日,中科院在《自然》发表的那篇有关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的论文。(/doi/10.1038/s41586-023-06408-7)

    这可是在继铜氧化物之后,科学家时隔36年发现的第二类突破液氮温度(77 K)的非常规超导家族,而这类超导体就存在一种对应的磁场抑制超导转变现象和正常态的线性电阻行为。

    导致这个现象的直观因素是Ni离子的+2.5价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的两个不同d轨道分别影响c方向和ab面内的关联电子态,而机理上不是正符合徐云所用的推导吗?

    而此时此刻。

    徐云的板书依旧在继续。

    “高温超导最惊人的普适性质之一是超导相和反铁磁相之间的毗邻,反铁磁的交换耦合系数J是导致半满时反铁磁相的原因,而同样的耦合系数也能够导致自旋单态的形成,后者是形成超导的先决条件。”

    “在我的这个理论里,反铁磁相由一个三维序参量Nα刻画,即所谓的交错磁化强度,因此它具有自旋1,电荷0和总动量(π,π)的特点……”

    “另一方面,一个自旋单态d-波超导相由一个带两个实分量的复序参量Δ刻画,它具有自旋0,电荷±2和总动量0……”

    “我的想法是将这五个分量合并为一个对象,称为超自旋na=(ReΔ,Nx,Ny,Nz,ImΔ),将反铁磁相变换到超导相或反之……”

    “这些量子数在差一个形式因子的水平上唯一决定了该算符的形式.其中的一个由πf=∑k(coskx-cosky)ck+π,↑fc-k,↑f给出.因为这个算符具有自旋1,我们显然可以定义三个算符παf……”

    “这部分推导最直接的证据来自于YBCO超导体Tc之下的中子散射共振峰,这些共振具有自旋1,动量(π,π),以及对Tc=92K,Tc=67K和Tc=52K的材料分别位于4V,3V和2V的分辨率极限峰,对应的数据在论文的第243页……”

    徐云答辩的规定时间是一个小时,但徐云从开始板书到全部表述完毕,足足花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

    但无论是几位评审还潘院士却都没有催促徐云,到了最后,薛其坤院士这样的凝聚态物理大牛甚至忍不住走到台前,和徐云就地做起了讨论。

    整个过程中唯一对徐云不满的,大抵就只有场外的医疗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