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对天下人而言,到了郑王等这一代的皇孙,却不同了,他们一直养于深宫之中,几乎没有经历过其他的事务,年岁又轻,用老话叫做“养于深宫妇人之手”,这般的人,能否在海外立足,却也让人牵肠挂肚。

    尤其是那倭国,不少的海商,已从倭国的新政中尝到了甜头,虽是因为叛乱而发生了中断。

    可如今,叛乱已经平息,朝廷册封了藩王,却也不知能否稳住局面,若是能稳住,众多海商才可从此牟利。

    而一旦稳不住,就等于失掉了一块巨大的肥肉,难免教人觉得可惜。

    现如今,朝廷、藩王与海商,其实早已在不经意之间,通过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纽带,联系在了一起,朝廷依靠宗法驾驭藩王,藩王需借助海商来加强中原的联络,交换物产,才可在海外立足。而海商却又需仰仗朝廷的政策,才能放开手脚。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使三方都蒙受巨大的损失。

    因此,当日的商报,几乎连续数篇,都是关乎于四皇孙就藩扶桑的文章,可见商贾们对于这四位皇孙就藩的关切,是到了何等的地步。

    第600章 大发现

    相比于天下人的关切,张安世反而不急。

    他所制定的计划,还算是周密。

    应该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差错。

    倒是入文渊阁的时候,提及了此事,胡广等人,那是交口称赞。

    当然,他们称赞的角度却不一样。

    “宋王殿下,太子妃娘娘实是贤德,听闻太子殿下奏请陛下加赐了郑王,命能吏周婵为长史,还多赐了许多的钱粮,增加了五百护卫,这些……应该不会是以讹传讹吧。”

    张安世微笑道:“有倒是有这么一回事。”

    胡广听罢,红光满面,却是捋须含笑道:“这郑王殿下,并非太子妃娘娘所出,却能将其视为自己的骨肉,便连娘娘亲生的骨肉,尚且没有这样的宽待,这样的做法,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胡广说的眉飞色舞。

    虽然即便是解缙等人,也晓得这只是太子妃张氏的手腕。

    可话说回来,历朝历代的贤后们,谁知她们内心想的是什么呢?

    譬如长孙皇后,又如本朝的马皇后,难道她们真就没有一点私念吗。

    恰恰是因为人有私念,有自己的偏爱,却依旧能克制这种私心,不只将一碗水端平,甚至还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教别人受委屈的气度,反而教人觉得可敬。

    以至于连解缙也不由道:“太子妃娘娘这般的气度,实非寻常女流可比,可敬可佩。”

    张安世道:“其实也没到诸公这样追捧的地步。”

    好吧,他不过是一声谦虚。

    可几乎所有人都摇头微笑,不语。

    胡广心里藏不住事,却道:“殿下啊,你平日只顾着为朝廷效命,确实办了不少的实事,却殊不知,此等做法,却实是教天下人都甘之如饴。”

    张安世虚心求教道:“这是为何?”

    胡广便坐下,端着茶,笑吟吟地道:“你们瞧,宋王殿下也有不聪明的时候。殿下你想想看,这历朝历代,但凡是天下有变,要么就是宗亲有了一些小小的争端,要么就是百姓们活不下去了。亦或者是……天下出了董卓。”

    “如今我大明,自是没有董卓的。”

    张安世本想问,你咋知道没有董卓?

    可细细一想,董卓操持权柄,欺辱皇帝,拥兵自重。真要论起来,这大明最接近董卓权柄的人,可能就是他张安世了吧!卧槽,这事可不能提。

    胡广可不知道张安世的心思,兴致勃勃地接着道:“除此之外,就是民变,可如今海晏河清,哪里还有什么民变?”“这最后,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