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只是单纯的……觉得“睿”更有逼格。

    将来谁做太子,唐治还真不想按照自古以来的规矩,立长立嫡。

    自古以来,之所以立长立嫡,全然是历史朝代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最好选择。

    不然的的话,哪个皇子都有机会,已经立为太子的也随时可能下台,大臣和外戚就会各有拥护,兄弟手足之间就会勾心斗角,对社稷的伤害太大了。

    与其如此,哪怕嫡长蠢笨一些,那也还是得立嫡长,让所有人没得争,断了念想,那么,一任庸碌的皇帝造成的危害,也小过皇子与大臣、外戚们整天的内耗。

    但,唐治是过来人,他有办法啊。

    雍正的“秘密建储”制度拿来用就行了。

    皇储?早就立了。

    是谁?不告诉你。

    大臣们谁还敢提前抱大腿?抱错了莫如不抱,专心国事算了。

    皇子们也没得争了,储位早就定了,但是是谁,不清楚。也许就是你呢,你上窜下跳的,想把到手的皇位弄丢了?又或者,你和三哥斗一个两败俱伤,最后却冒出个十八弟来做皇帝?

    到时候,他也弄一份秘诏,放在万象神宫高高的匾额后边,大内高手日夜看守。

    立储文书一式两份,一份放在“建储匣”里,藏于万象匾额之后。一份皇帝随身携带。

    皇帝大行之后,由顾命大臣将两位秘诏取出,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继承人。

    不过,他春秋正盛,这事儿不急。

    再说,娃娃们还小呢,只认得他娘的奶,这个时候能看出谁将来有出息啊?

    但这制度,他是打算从他开始,建立起来的。

    这才是为长远打算。

    如今,唐治已经有了两子两女。

    唐睿、唐甜、唐谆、唐欣,两位小皇子,两位小公主。

    而小谢和孟姜,肚子也在一天天变大。

    孟姜虽比小谢晚中招了些天,奈何人家数量取胜啊,所以这肚子可不比小谢的小。

    与此同时,凝清和如露也已有了喜,皇家人丁兴旺。

    于是,立储之外,这些皇子们的未来,唐治又开始思考上了。

    他会算账,是不会干出老朱那种爱护子子孙孙所以定出来的办法的。

    哪怕是亲王,爵位也是逐辈递减的,直到变成平民。

    他可不想皇子皇孙遍天下,全都当米虫。

    这个时候的科考,是每年举行一次的。

    每年都是在秋季举行。

    因为三月举行,很多远地方的士子,还没过年,或者刚过年,可能就要从家里出发了。

    你总不能大过年的都不让人家一家团聚吧?

    但是,开恩科时间就不固定了,你要是实在不想错过家人聚会,今年本来也还有一次科考的。

    那介,叫“正科”,这种因为特大喜事,皇帝特旨增加的,叫“恩科”,皇恩浩荡!

    因此,许多进京赶考的士子,一来就没打算考完就回去。

    那些道儿远的,如果没考上就回,刚到家就得又赶回来准备秋闱了。

    所以,三月份的恩科之后,没有考中的士子们,很多都留在了京城苦读,打算秋闱再战。

    有鉴于此,唐治让户部筹措了一笔钱粮,给他们其中家境困难的,发放些钱粮。

    这是德政,顿时让新皇帝大大地收获了天下士子的人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