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于闫红这种专业人士还是比较客气的。

    闫红走到床榻前,对着杜隐娘告罪一声,指着孩子的眼睛,低声道,“王爷,这是你说的色素沉淀吗?

    奴婢担心……”

    林逸听见这话,也跟着上前,眯缝着眼睛看了一眼孩子未完全睁开的眼睛,眼角处有一抹灰白。

    “色素沉淀。”

    林逸十分肯定,“跟胎记是一个道理,长大后,会慢慢变淡或者消失,当然,之后也得多晒太阳。”

    他不是医学专业毕业的。

    但是,根据他的经验来说,大部分是这样。

    除非极个别倒霉的,是因为病变。

    人生也算不上彻底毁了,毕竟与脑瘫、小儿麻痹症相比,视网膜最后褶皱或者破壁,算不了什么。

    天气放晴后,从三和过来的大象的叫声再次响彻在安康城内,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

    往年,黔人部落都会把大象赶回南方,等北方冰雪融化后再赶回来。

    一年两年,他们还能接受。

    只是在安康城买房置业以后,他们就不愿意了。

    他们给大象盖了暖房。

    在他们的老家,冬季里,大象依然有鲜嫩的竹子、棕叶芦、野芭蕉,甚至是香蕉。

    北方的冬季,大象就遭罪了,每天只能吃草根、树皮。

    周边的树皮都快撸秃噜了,即使是这样,这些大象的主人都无法完全供应,一头大象一天要吃百十斤的,何况许多人养了不止一头。

    周边的山林,已经承包到户,你去撸人家的树皮,这不是故意找茬吗?

    本地的承包户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发生了不少摩擦。

    三和人有流放犯,有黔人,有厘人,有廉人,从来没有真正的团结过。

    直到来了安康城,他们才真正的成为一个整体。

    三和一家人,拒绝北方人的歧视。

    北方人总说他们是南蛮。

    他们无法接受。

    不过,他们也是不服输的。

    “不受王化!”

    “我有钱!”

    “瘴气之地!”

    “我有钱!”

    “蛮子!”

    “老子有钱!”

    不管安康城坐地户怎么揶揄他们,他们都回答:我有钱。

    安康城人气急败坏,除了钱,你们三和人还有什么?

    三和人依然可以傲气的回应:军中皆是三和人!

    甚至因为新式教育普及的早,如今天下公务员也是以三和人为主!

    有权。

    安康城的人这才默然。

    对三和人实在无可奈何了。

    还是响应和王爷那句“人人平等”吧。

    一年中,安康城最热的时候是六月份。

    第一届“大梁国英雄人物”评选活动在国子监举行。

    第一个上台领奖的是一名私塾先生,三十年,分文不取,为冀北培养了上万名识字的学生,其中有三个举人,十几个秀才!

    最重要的是,这个私塾先生在冀州的第一所公办新式学校出现后,听说没有年龄限制,第一个报名入学,作为学校里年龄最大的学生,拿到了冀州第一张小学毕业证,然后在凤凰城第二小学任校长。

    现在已经是冀州教育厅厅长。

    积极投身冀州新式教育,为大梁国的科学知识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育是大梁国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优先发展教育对于实现人人吃饱饭,人人有衣服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