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节(1/2)
诸葛亮治蜀,法度严明,人怀自励。易老师说,三国之中,蜀汉是最像国家的国家。关平对此是十分赞同的。
刘璋帐下,吴懿等将避战不战,不怕战败,那是因为刘璋无威严,若刘璋用法严明,怒而杀人。
吴懿胆敢避战不成?
历史上在诸葛亮的驾驭下,吴懿却也是好将。这也正是应了那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使蜀汉能抗衡曹魏,诸葛亮也。
让吴懿变坏为好,骁勇善战,也是诸葛亮也。能尽出蜀汉精兵,而国中人心不忧,诸葛亮也。
诸葛相国,名垂千古。
关平是诸葛亮粉。
如今照猫画虎,让黄权以严法治理益州。待未来时机成熟,必用诸葛亮为丞相。
没错了。
关平已经在考虑建国之事了。正所谓有益州,荆州便可偏安一隅,进可吞并天下。如今益州,荆州落在我的手中,只要不作死,便不会死。
黄权走后,关平召见了严颜,张任。
巴蜀大将稀少,而这二人则是翘楚。乃勇猛敢战,能忠于职位之人。只可惜二人乃是刘璋死忠,虽然迫于刘璋投降,而不得不交接兵马,但却选择解甲归田。
关平却不许,将二人带回了成都。如今,关平便打算说服二人为将。不过关平不打算让二人在益州领兵。
不久后,张任,严颜到达了书房,自称小人(卑词),拜见关平。关平抬手称“免礼”,请二人坐下。
然后关平便直言道:“我知二位乃刘氏之死臣,不乐为我父子效命。但二位也是益州人。而益州南蛮,屡次兴兵作乱,残害百姓。现在我虽然平定巴蜀,但是南中四郡郡守表面上归顺,暗地里却极力联络蛮夷,兴兵作乱。今年怕是没办法兴兵讨伐了。但是明年我便要遣大军讨伐南中。二位为益州人,难道不该为益州出力,讨伐蛮夷吗?”
张任,严颜面色一震,对视一眼,便伏拜在地。张任说道:“将军所言甚是。我等益州人,当保卫益州。愿为将军驱使,攻讨南中。”
关平笑之,便当即任命了张任,严颜为校尉,各自领兵五六千人。待明年,便出兵南中,平定南中。
[371.第371章 休养生息]
所谓的南中四郡乃是越嶲郡,永昌郡,益州郡,牂柯郡,郡界蛮荒,处在群山之中,与蛮夷杂处。
郡中汉家大族强盛,又与南蛮豪强孟获等人连接。刘璋对南中四郡的控制力,本就极为薄弱。
关平取巴蜀而自任为益州牧,南中大豪强雍闓等人虽然派人来贡献,表示归顺,但却与孟获联系,意图不轨。
永昌郡更已经多年没有太守,因为地处偏远,南蛮横行,没有人去上任。
所谓益州地域广袤,但是真正强大的核心之地,便是巴蜀汉中而已。
对于南中四郡的局势,关平是打算以房陵郡,汉中郡的成例做事,讨伐不从南蛮,进行适当清洗,收降归顺南蛮,进行汉化。
适当可以迁徙汉人百姓前往云贵高原,增强汉人的势力。
开通道路,连接各郡,并打算在南中设置刺史,号为南州,统筹南中一切。
但今年已经不成了,安定巴蜀才是重中之重,明年才可以发兵。
建安十六年秋,益州,荆州,湖州等地,仍是大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流亡逃匿的人口,更进一步归顺关家。
西方有羌族部落二大帅,率领五万人口归附关平。关平将之内迁,安置在汉中一带,精选族中强者为兵,使得老弱耕田。
并进行汉化教育,使与汉人通婚,务必不留后患。
秋高气爽,州牧府后宅中。张雨,窦氏,樊氏各有身孕,关平命侍女好生照料
刘璋帐下,吴懿等将避战不战,不怕战败,那是因为刘璋无威严,若刘璋用法严明,怒而杀人。
吴懿胆敢避战不成?
历史上在诸葛亮的驾驭下,吴懿却也是好将。这也正是应了那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使蜀汉能抗衡曹魏,诸葛亮也。
让吴懿变坏为好,骁勇善战,也是诸葛亮也。能尽出蜀汉精兵,而国中人心不忧,诸葛亮也。
诸葛相国,名垂千古。
关平是诸葛亮粉。
如今照猫画虎,让黄权以严法治理益州。待未来时机成熟,必用诸葛亮为丞相。
没错了。
关平已经在考虑建国之事了。正所谓有益州,荆州便可偏安一隅,进可吞并天下。如今益州,荆州落在我的手中,只要不作死,便不会死。
黄权走后,关平召见了严颜,张任。
巴蜀大将稀少,而这二人则是翘楚。乃勇猛敢战,能忠于职位之人。只可惜二人乃是刘璋死忠,虽然迫于刘璋投降,而不得不交接兵马,但却选择解甲归田。
关平却不许,将二人带回了成都。如今,关平便打算说服二人为将。不过关平不打算让二人在益州领兵。
不久后,张任,严颜到达了书房,自称小人(卑词),拜见关平。关平抬手称“免礼”,请二人坐下。
然后关平便直言道:“我知二位乃刘氏之死臣,不乐为我父子效命。但二位也是益州人。而益州南蛮,屡次兴兵作乱,残害百姓。现在我虽然平定巴蜀,但是南中四郡郡守表面上归顺,暗地里却极力联络蛮夷,兴兵作乱。今年怕是没办法兴兵讨伐了。但是明年我便要遣大军讨伐南中。二位为益州人,难道不该为益州出力,讨伐蛮夷吗?”
张任,严颜面色一震,对视一眼,便伏拜在地。张任说道:“将军所言甚是。我等益州人,当保卫益州。愿为将军驱使,攻讨南中。”
关平笑之,便当即任命了张任,严颜为校尉,各自领兵五六千人。待明年,便出兵南中,平定南中。
[371.第371章 休养生息]
所谓的南中四郡乃是越嶲郡,永昌郡,益州郡,牂柯郡,郡界蛮荒,处在群山之中,与蛮夷杂处。
郡中汉家大族强盛,又与南蛮豪强孟获等人连接。刘璋对南中四郡的控制力,本就极为薄弱。
关平取巴蜀而自任为益州牧,南中大豪强雍闓等人虽然派人来贡献,表示归顺,但却与孟获联系,意图不轨。
永昌郡更已经多年没有太守,因为地处偏远,南蛮横行,没有人去上任。
所谓益州地域广袤,但是真正强大的核心之地,便是巴蜀汉中而已。
对于南中四郡的局势,关平是打算以房陵郡,汉中郡的成例做事,讨伐不从南蛮,进行适当清洗,收降归顺南蛮,进行汉化。
适当可以迁徙汉人百姓前往云贵高原,增强汉人的势力。
开通道路,连接各郡,并打算在南中设置刺史,号为南州,统筹南中一切。
但今年已经不成了,安定巴蜀才是重中之重,明年才可以发兵。
建安十六年秋,益州,荆州,湖州等地,仍是大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流亡逃匿的人口,更进一步归顺关家。
西方有羌族部落二大帅,率领五万人口归附关平。关平将之内迁,安置在汉中一带,精选族中强者为兵,使得老弱耕田。
并进行汉化教育,使与汉人通婚,务必不留后患。
秋高气爽,州牧府后宅中。张雨,窦氏,樊氏各有身孕,关平命侍女好生照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