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闭上双眼,安静地深呼吸,胸脯一起一伏,又说:“我终于明白,你为何是最后的幸存者了,小鬼。你如此坚强,但是你又有一颗同情他人的爱心。”

    “更何况,”我打断他的话,“我们家就在他们家旁边——至少应该会住很长一段时间吧——我可以看着他长大,可以帮他收拾房间,可以教他读书,等他上学了,我会帮他做作业。所以,这样有何不可?他会快乐地长大,这么做对他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有那么一会儿,我差点儿哽咽,但是我咬了咬牙,咽下了那阵感动。“你知道吗,他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只有我在场。”

    布罗根侦探的反应出乎我意料,他站起身,拥抱了我好久。当他松开我时,我看到他热泪盈眶,我猜当时我的眼中也有泪水。

    “好吧,孩子。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在结案前,我会在哈里斯夫妇的文件上写一句话,然后复印一份收养协议,封存起来。这样的话,如果哪天你反悔了,想要回孩子,也能派上用场。”

    “好吧,这样很公平。”我说,“你今天没有来过这里,没有见过我,对吗?”

    “是的,安琪,我今天没有来过这儿,很高兴认识你。”他在我额头上轻轻一吻,说,“祝你幸福。”

    布罗根侦探开着车慢慢远去。微风轻拂,松树乱舞,一个温暖的十二月午后就要到来。

    我从前窗向外望去,平静地面对我做的最终决定。我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冒这个险,这牵扯到的利害关系太大。如果大家知道真相,太多人的人生将被摧毁。

    有的秘密,生来就是要埋藏在心底的。

    永远。

    作者手记

    什么是离解?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我们大脑中的某部分被拆散后,每个分散的部分所起的作用——例如,当你开车时,车速达到五十公里时速,而你却全然不知;或者,你上课时走神,做白日梦;抑或当你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时,你会屏蔽掉房间里的所有声音。以上的例子都属于温和型的离解现象。还有一种离解,则涉及心理分析的范畴,也就是完全失去意识,陷入一种幻觉和妄想中去。

    小说中的主人公安琪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孩。当她大脑中的一部分为了将她从过去的创伤性事件中脱离开,另外一种完整的多重人格就会出现,这些多重人格会来分别主导她的思想。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的主要理论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青少年时期属于人格的认知和发展阶段,一旦他们遭受情感或者身体上的侵犯时,可能就会产生所谓多重人格。恐惧和痛苦是多重人格的典型特点,它们会困扰暂时主导的那种人格,但是也会给主导人格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更久的喘息时间。所以,哪怕当施暴者已经死去,不同的人格也会本能地逃避与可能威胁到其生命,或者曾经威胁过他们生命的那些记忆相关联的行为。考虑到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这种事情的概率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当然,DID并不算新鲜事物,它已经流行了几个世纪,在过去就被看成是中邪或者妄想之类的症状。

    史上最著名的DID案例莫过于西比尔(Sybil),她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女人,她的自传和电视节目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畅销全美。那个时候,所谓多重人格分裂症还被看作是极少数人的症状,有记录的大概有一百人。但是从八十年代以来,也就是在美国精神病学会官方承认这种病症存在之后,仅仅在美国,就有成千上万的病例浮出水面,主要原因是大家对心理治疗师的认识越来越广泛。过去,这类症状的治疗往往会被看作精神失控,这自然改变了民众对精神疾病治疗的看法。一些专家认为,对于这类症状的治疗,可有可无,甚至觉得小题大做,而另一些专家认为,这类治疗还远远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