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1/2)
的命令却永远是‘只装一枚’。
“对于日复一日地跟这种又圆又胖、碍手碍[1] 即Norden bombsight,由卡尔·L. 诺顿(Carl L.Norden)和弗雷德里克·I. 恩特威斯尔(Frederick I.Entwistle)上尉联合研制。诺顿投弹描准器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稳定器和瞄准具,能够快速计算出飞机的前进速度和偏航率并为投弹作出修正。
脚的特大号炸弹较劲,士兵们都感觉腻歪透了。
他们把这种炸弹称为‘胖子’,又因为它的外形是椭圆的橘红色,也叫它‘南瓜’。
“对于巴纳德,军方似乎期待着他能够胜任军医或者测算师的工作。可是有一天,巴纳德自告奋勇地尝试了一次目视投弹,结果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天分。他比任何人都投得准。于是,计划就做了更改,他被任命为投弹手。打那以后,他每天都在训练投弹手的科目。通过连日的训练,巴纳德的技术已经娴熟到可以将诺顿瞄准器视同于自己的手脚了。
“到了一九四五年的五月,第五〇九混编大队从门多弗转移到了提尼安岛。所以从这个月开始,便出现了一种V600 号段的新的无线电信号。
美国人从日军手里夺下提尼安岛后,在北机场的恶魔岛幻想曲—— 尾声跑道一侧修建了一组独立的军营,那里便是他们的驻扎地。
“转移后,训练仍在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的内容则变成了将‘南瓜’投放到漂浮在提尼安岛周边的无人岛上,使其命中地面上的一个精确的目标。虽然第五〇九大队的士兵们既没被传达这一训练任务的意义,也没被告知最终目标在哪里,可是巴纳德总归是一名乔治城大学研究生院出身的见多识广的学者,对于这种训练任务的最终目标,他在心里有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他似乎对战友们一直守口如瓶。
“日本这一边也同样如此,我们的看法是,这个V600 号段的秘密部队的最终任务,大概就是投放应用核裂变技术的新式炸弹,而当时的日本也在仁科芳雄[1]
博士的主导下进行着这项技术的研发。
“这是一种可怕的终极兵器,由于担心它的制造方法被敌方窃取,也考虑到针对普通市民使用这种炸弹必定会招致激烈的舆论指责,为了在迫不得已时搬出大威力的常规武器的说辞掩人耳目,美军便组建了这只代号为五〇九的秘密部队。
因为美军自己对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也是心里没底。
[1] 仁科芳雄(1890-1951),日本原子物理学的开拓者,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学理论及实验研究,以及对宇宙射线的研究。一九三七年,他首次在日本建成了二十三吨的回旋加速器,翌年开始建设二百吨的回旋加速器,于一九四四年完工。一九四一年五月,他曾受日本内阁密令,负责代号为“Ni”的原子弹研究计划,后因他所研制出的热扩散设施在一九四五年四月的一次美军空袭中被炸毁而夭折。
恶魔岛幻想曲—— 尾声“日本在这一技术上的研究规模微不足道,顶多算个研讨小组。尽管陆军航空本部接二连三地打气,可研究成果却少得可怜。于是,到了一九四五年的六月,研发工作便中断了。不仅物资匮乏,预算也跟不上,最主要的还是,即便开发成功了,又该往哪儿投呢,靠什么去投呢?就连航空本部也早就没有飞机了。
“因此,尽管军方也许懵然不知,可日本的科学家们却是对局势心中有数的。不像日本,参与研发的人数不超过大学的一个班,美国可是以倾国之力,网罗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在进行研发。
我们也心知肚明,要说到成功,美国人一定会捷足先登的。
“果然,到了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在新墨西哥州的阿
“对于日复一日地跟这种又圆又胖、碍手碍[1] 即Norden bombsight,由卡尔·L. 诺顿(Carl L.Norden)和弗雷德里克·I. 恩特威斯尔(Frederick I.Entwistle)上尉联合研制。诺顿投弹描准器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稳定器和瞄准具,能够快速计算出飞机的前进速度和偏航率并为投弹作出修正。
脚的特大号炸弹较劲,士兵们都感觉腻歪透了。
他们把这种炸弹称为‘胖子’,又因为它的外形是椭圆的橘红色,也叫它‘南瓜’。
“对于巴纳德,军方似乎期待着他能够胜任军医或者测算师的工作。可是有一天,巴纳德自告奋勇地尝试了一次目视投弹,结果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天分。他比任何人都投得准。于是,计划就做了更改,他被任命为投弹手。打那以后,他每天都在训练投弹手的科目。通过连日的训练,巴纳德的技术已经娴熟到可以将诺顿瞄准器视同于自己的手脚了。
“到了一九四五年的五月,第五〇九混编大队从门多弗转移到了提尼安岛。所以从这个月开始,便出现了一种V600 号段的新的无线电信号。
美国人从日军手里夺下提尼安岛后,在北机场的恶魔岛幻想曲—— 尾声跑道一侧修建了一组独立的军营,那里便是他们的驻扎地。
“转移后,训练仍在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的内容则变成了将‘南瓜’投放到漂浮在提尼安岛周边的无人岛上,使其命中地面上的一个精确的目标。虽然第五〇九大队的士兵们既没被传达这一训练任务的意义,也没被告知最终目标在哪里,可是巴纳德总归是一名乔治城大学研究生院出身的见多识广的学者,对于这种训练任务的最终目标,他在心里有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他似乎对战友们一直守口如瓶。
“日本这一边也同样如此,我们的看法是,这个V600 号段的秘密部队的最终任务,大概就是投放应用核裂变技术的新式炸弹,而当时的日本也在仁科芳雄[1]
博士的主导下进行着这项技术的研发。
“这是一种可怕的终极兵器,由于担心它的制造方法被敌方窃取,也考虑到针对普通市民使用这种炸弹必定会招致激烈的舆论指责,为了在迫不得已时搬出大威力的常规武器的说辞掩人耳目,美军便组建了这只代号为五〇九的秘密部队。
因为美军自己对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也是心里没底。
[1] 仁科芳雄(1890-1951),日本原子物理学的开拓者,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学理论及实验研究,以及对宇宙射线的研究。一九三七年,他首次在日本建成了二十三吨的回旋加速器,翌年开始建设二百吨的回旋加速器,于一九四四年完工。一九四一年五月,他曾受日本内阁密令,负责代号为“Ni”的原子弹研究计划,后因他所研制出的热扩散设施在一九四五年四月的一次美军空袭中被炸毁而夭折。
恶魔岛幻想曲—— 尾声“日本在这一技术上的研究规模微不足道,顶多算个研讨小组。尽管陆军航空本部接二连三地打气,可研究成果却少得可怜。于是,到了一九四五年的六月,研发工作便中断了。不仅物资匮乏,预算也跟不上,最主要的还是,即便开发成功了,又该往哪儿投呢,靠什么去投呢?就连航空本部也早就没有飞机了。
“因此,尽管军方也许懵然不知,可日本的科学家们却是对局势心中有数的。不像日本,参与研发的人数不超过大学的一个班,美国可是以倾国之力,网罗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在进行研发。
我们也心知肚明,要说到成功,美国人一定会捷足先登的。
“果然,到了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在新墨西哥州的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