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因早就说过,他,也被拒绝了。

    一想房玄龄书信中说的事情,张衡路着急到内心直接在咆哮。

    居然还要等七八天才能见到罗彦。而且,见过之后,还不能立刻催动其返回长安。在苏州讲学,少说也得三四天。如果来的人多,只怕十天半个月都有可能。

    这样的消息,对于张衡路来说,不啻晴天霹雳。

    “陆主事,可有什么办法,让我提前见诚国公一面。”张衡路还是不甘心,试图从陆敦义口中得到一个可行的办法。若非不知道路,他都想强闯了。

    “张公如果事情紧迫,不妨留下书信,待仆役送饭菜进去的时候,一并送进去。”陆敦义一脸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的表情,让张衡路犹豫了。

    事关重大,到底要不要留信,这是个问题。

    左思右想,张衡路咬咬牙,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随后向陆敦义要来火漆,重新封住,这才郑重地交到陆敦义手里:“此事太过紧急,只能如此,还请陆主事见谅。此外,书信务必交到陈国公手里,不然,你陆家,还有我,只怕将来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事急从权,也只有用这种虚假的恫吓,让陆敦义明白,这单薄的书信份量有多重。

    第412章 一个学派的萌生

    张衡路不能就此回去。

    他还需要等待一个答案。所以即便知道需要虚度半日光阴,依旧如此耐心的等着。

    只是,晚饭时候得到的答案,差点让他崩溃。

    罗彦倒是也知道事情重要,还将回复放在密封的信封中。但张衡路取开看的时候,上边赫然写着:“不急在一时。”

    张衡路想骂人了。什么叫做不急在一时,难道非要逼着李世民将太子给废了,这才要着急么。顿了顿足,张衡路气的连招呼都没有打一声,往陆府内宅看了一眼,冷哼一声便走出了陆府。

    自己这般火烧火燎过来,却遭受这般的答案。张衡路发誓定然要将这件事情告知东宫的所有属官。这些,便不是其他人能够知道的了。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陆府倒是没有因为张衡路来过便重新变得热闹。谁都有自知之明,不是没一个人都有那般显赫的身份。

    当陆府的中门再次开启的时候,走出来的便是闭门十天的罗彦,以及陪着他一道前往苏州的长乐和陆敦义了。

    一切庶务都由杨说老先生张罗,罗彦自然乐得清闲。提前几天到达苏州,却是因为罗彦作为讲授之人,总得提前见见那些知名的大儒。

    舟行一天,一行人就此到达了苏州。不过,却并没有在城里下榻。

    此次讲学的地点乃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山上。杨说老先生找到此处,乃是因为山下便有一座当地豪绅的庄园。正好可以供前来的士子们休息。

    罗彦的住处自然也在这里。通报过后,很快长乐和陆敦义便被带去安排住处,而罗彦则是被带到了一处小阁楼。

    缓缓沿着楼梯往上,踏足二层的时候,便看到杨说老先生正陪着几位和他岁数差不多大的老儒说话。见罗彦上来,当下高兴地说道:“来来来,看看我江南这一辈的俊彦。”

    起身走到罗彦身前,指着方才坐在他身边的那位说道:“这位是道珩,听名字是方外之人,其实乃是名儒。《春秋》一道的传承,天下除他之外,寥寥无几。”

    道珩人如其名,确实有些仙风道骨。一脸的祥和看着就给人一种好感。

    罗彦躬身一拜:“多闻先师提起黄山名儒,今日一见,罗彦三生有幸。”

    “哈哈哈。”被人说出来路,自然比那些客套的久仰大名要好很多。虽然是一位后辈再说,但也足够让这位老先生开怀了。

    朝着罗彦点点头,显然是认可了罗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