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节(1/2)
“钢铁怪物”的碾压屠戮,战局急转直下的速度令世人惊诧。
战局突然间出现变化,不仅令关注战事的列强感到吃惊,更令日军措手不及。龙口登陆的两万多日军在中国军队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下,不但重武器损失殆尽,更被中国军队的机动兵团切断了退路,陷入了重围;崂山湾登陆的日军也遭到了顽强的阻击,进展缓慢。
五天,只有五天的时间。还在日本政府不知所措,吵成一团的时候。在中国军队占据绝对优势的陆空火力打击下,在一波一波中国陆军的攻击下,两万余日军在距龙口海岸二十公里的一片洼地内被最后全歼。
随后,机动兵团向青岛转进,包抄夹击正攻打青岛的日军,另一场大围歼似乎又开始了。
获胜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中国大地,传到了各国公使耳中,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被重新估计,中国政府的动向更加引人注目。
“在此次历时五天的反击战中,华军使用了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虽然兵力远远多于日军,并且由于是本土作战,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但自近代以来,此次大胜却是空前的,提振起来的民心士气异常高涨……”
“从目前来看,日军的战术已显陈旧,武器配备上与华军也有差距,在中国军队的立体打击下,所谓的顽强的武士道精神,也要灰飞烟灭。”
“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决战,此次是物质因素占了上风,日本政府虽然叫嚣得更加厉害,但是他们拿什么继续支撑这场即将转入持久战的战争呢?”
……
国际形势在继续变化,德国军队依靠战斗机完全控制了制空权,并以装甲师的快速推进,逼近了巴黎。但包抄歼英法联军主力的企图并未实现,而且德国军队的进攻势头也因为补给线过长而暂时陷入了停顿,等待给养车队和重炮队的集结。
英法军队得到了喘息之机,重新集结军队,布置防线。而且,迁往波尔多的法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绝不屈服,将与德国战斗到底。这使得德国政府的速决战略基本破产。
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确实威力很大,但也有它难以克服的缺点。比如说越壕能力差,容易出现机械故障,需要大量的后勤保障等等。英法联军挖掘了大量的宽大壕沟,以对付坦克的突击,并利用缴获的两辆坦克开始进行紧急仿制。
虽然德军未能迫使法国政府投降,但在战场上依然占据着主动。总参谋部又制定了奔向大海的新攻势计划,准备切断英法两国的联系,迫使法国投降。
面对着岌岌可危的欧洲局势,和纠缠于远东的日本军队,英法两国的忍耐也达到了限度。但他们又害怕日本投向同盟国。于是,暗地扶持中国,将日本人的牛头扭向他们希望的方向,就成了英法两国的选择。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战争暂时的结束
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一直没有中断,与英国,与法国,与美国等。
法国的态度是最先扭转的,他们需要青霉素,需要坦克和飞机,也需要中国政府明确放弃支持越北抗法武装,以确保印度支那的安全。在远东,其实法国人最担心的敌人是日本。
经过数次商谈,中国以提供青霉素和坦克的条件,并承诺与越北抗法武装断绝关系。法国则把越北的高平、老街等地让给中国管理,越北抗法武装也自然由中国军队加以消灭或平定。同时,中法两国在关税上也进行了谈判,并达成了协议。
与俄国,中俄双方达成了商贸协定,对于在战争中物资匮乏的俄国来说,解决了很大问题。
鉴于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美国政府也改变了态度,驻华公使芮恩施的建议被重视起来。
“我们对欧洲一些最不重要的国家花了几百万上千万元的钱,而对中国却非常吝啬。结果为渊驱鱼,
战局突然间出现变化,不仅令关注战事的列强感到吃惊,更令日军措手不及。龙口登陆的两万多日军在中国军队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下,不但重武器损失殆尽,更被中国军队的机动兵团切断了退路,陷入了重围;崂山湾登陆的日军也遭到了顽强的阻击,进展缓慢。
五天,只有五天的时间。还在日本政府不知所措,吵成一团的时候。在中国军队占据绝对优势的陆空火力打击下,在一波一波中国陆军的攻击下,两万余日军在距龙口海岸二十公里的一片洼地内被最后全歼。
随后,机动兵团向青岛转进,包抄夹击正攻打青岛的日军,另一场大围歼似乎又开始了。
获胜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中国大地,传到了各国公使耳中,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被重新估计,中国政府的动向更加引人注目。
“在此次历时五天的反击战中,华军使用了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虽然兵力远远多于日军,并且由于是本土作战,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但自近代以来,此次大胜却是空前的,提振起来的民心士气异常高涨……”
“从目前来看,日军的战术已显陈旧,武器配备上与华军也有差距,在中国军队的立体打击下,所谓的顽强的武士道精神,也要灰飞烟灭。”
“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决战,此次是物质因素占了上风,日本政府虽然叫嚣得更加厉害,但是他们拿什么继续支撑这场即将转入持久战的战争呢?”
……
国际形势在继续变化,德国军队依靠战斗机完全控制了制空权,并以装甲师的快速推进,逼近了巴黎。但包抄歼英法联军主力的企图并未实现,而且德国军队的进攻势头也因为补给线过长而暂时陷入了停顿,等待给养车队和重炮队的集结。
英法军队得到了喘息之机,重新集结军队,布置防线。而且,迁往波尔多的法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绝不屈服,将与德国战斗到底。这使得德国政府的速决战略基本破产。
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确实威力很大,但也有它难以克服的缺点。比如说越壕能力差,容易出现机械故障,需要大量的后勤保障等等。英法联军挖掘了大量的宽大壕沟,以对付坦克的突击,并利用缴获的两辆坦克开始进行紧急仿制。
虽然德军未能迫使法国政府投降,但在战场上依然占据着主动。总参谋部又制定了奔向大海的新攻势计划,准备切断英法两国的联系,迫使法国投降。
面对着岌岌可危的欧洲局势,和纠缠于远东的日本军队,英法两国的忍耐也达到了限度。但他们又害怕日本投向同盟国。于是,暗地扶持中国,将日本人的牛头扭向他们希望的方向,就成了英法两国的选择。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战争暂时的结束
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一直没有中断,与英国,与法国,与美国等。
法国的态度是最先扭转的,他们需要青霉素,需要坦克和飞机,也需要中国政府明确放弃支持越北抗法武装,以确保印度支那的安全。在远东,其实法国人最担心的敌人是日本。
经过数次商谈,中国以提供青霉素和坦克的条件,并承诺与越北抗法武装断绝关系。法国则把越北的高平、老街等地让给中国管理,越北抗法武装也自然由中国军队加以消灭或平定。同时,中法两国在关税上也进行了谈判,并达成了协议。
与俄国,中俄双方达成了商贸协定,对于在战争中物资匮乏的俄国来说,解决了很大问题。
鉴于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美国政府也改变了态度,驻华公使芮恩施的建议被重视起来。
“我们对欧洲一些最不重要的国家花了几百万上千万元的钱,而对中国却非常吝啬。结果为渊驱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