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灭,无法消除。

    在废皇后郭圣通眼里,无情的刘秀所做的多情,一切都是“秀”。活着只是苟活,死去才是解脱。在悔恨、痛思、苦恼、空虚、追忆中,她又空度了十年的光景。

    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六月,郭圣通离世。郭圣通死得并不痛苦,她是释然的,是欣慰的,是含笑离去的。就像所有的争斗、所有的荣华富贵、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如过眼云烟。

    对此,刘秀同样将“多情”进行到底,以封国太后的礼仪将她葬于北邙,因郭圣通后位被废无谥号,故后世人称之为“光武郭皇后”。

    在废太子刘彊眼里,无情的刘秀所做的多情,一切都是“秀”。活着只是苟活,死去才是解脱。在惊慌、担忧、不安中,刘彊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内心却惶惶不可终日,他多次向刘秀上书,表示不想再做这个旷古未有的“双料亲王”,请求退还鲁郡,只当一个东海国王就够了。至于自己等同皇帝的服饰器物,他更是强烈推辞。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通过这种淡泊明志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对此,多情的刘秀坚决地拒绝了。为了表示自己对儿子的信任,他把刘彊的奏章进行公示,同时承诺,虎毒不食子,谁敢动刘彊一根寒毛,就是对自己不恭不敬。

    然而,尽管手握刘秀给予的“尚方宝剑”,刘彊还是心有千千结,他的人生充满了孤独和伤感。

    永平元年(公元58年),三十四岁的刘彊病逝于鲁国。

    在废皇后郭圣通其他几个儿子眼里,无情的刘秀所做的多情,一切同样还是“秀”。郭圣通的第三子刘康,尽管得到了济南王的封号,但他却并不满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广结宾客,不循法度,磨刀霍霍,肆意而为。

    刘秀在位时,对他的胡作非为行为睁一只闭一只眼,视而不见。阴丽华的儿子汉明帝即位后,削去了他的五个县以示警告,最终刘康在穷奢极欲、放浪形骸中度过了一生。

    郭圣通的第四子淮阳王刘延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复仇的火苗,做出了招聚奸猾、研究图谶的事,结果被人告发,被贬为阜陵王。随后,刘延将仇恨进行到底,到汉章帝时,他被削得只有一县的封地,并且还受到了特殊照顾——监视。最终,刘延被“软禁”,在毫无自由中度过了后半生。

    郭圣通的小儿子中山王刘焉做事极为小心谨慎。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他的一个姬妾犯了一点小过错,刘焉竟然以“过失罪”直接把她送上了断头台。结果有人告到汉明帝那里,汉明帝虽然不忍降罪,但还是削了刘焉一县的封地作为警示。

    只有郭圣通的二儿子刘辅为人忠厚、做人坦荡、知书达理、节俭朴实,被称为贤王。

    总而言之,可以说刘秀和刘庄对待郭圣通的几个儿子还是“多情”的,不管大错、小错,都能网开一面。

    第十七章 枕醉江山

    “艰难王业,返正皇唐。先天再造,却日重光。汉绍世祖,夏资少康。功成德茂,率祀无疆。”

    ——唐·崔居俭《后唐宗庙乐舞辞》

    匈奴只是传说

    看完了刘秀对内的“家事”,再来看刘秀对外的“国事”。

    汉朝的“外患”主要来自于北方的匈奴,原因有二:一是匈奴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强大而彪悍,极富战斗力。二是匈奴人野心大,志向高,一直对富饶的中原虎视眈眈,极具侵略性。

    用一句话来概括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分分和和,和和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