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节(精校版完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辽东和北直隶的官职。

    这有点像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地方官直接考,而中央一级的考试要到明年才举行。先来两个地方试点嘛,对于像伦才大典这种重大革新,张力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一个偌大的国家掌握在张力手中,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重大。哪怕是后世很常见的做法,到底适不适合在这年月推行,张力也不敢肯定。

    古往今来,中国都太大。情况太复杂。即使后世的伟人搞改革开放,那也是先找深圳来试验,这给了张力很大的启示。

    就算是自己认为正确的决策,也不能一拍脑门就做出来。必须小心谨慎,能试点的必须先试点。

    新明王朝首次考场还是设置在贡院,不过却做了一些人性化的处理。张力自己以前在这里考过进士,虽说是有些“取巧”,但也在号房里待过的人。一想到这个痛苦的过程心里就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

    以往科举考试往往要在号房里考几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很多人都发挥不出平常的水平。由于现在国家缺乏官员,很多地方都暂时留用的老官僚,人才缺口非常大,所以考试录取的名额也比科举多得多。

    张力将每一科的考卷分成上、中、下三卷,每天只考一卷,每一卷的答题时间只是两个时辰,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保证考生的状态。

    毕竟大多数考生新学工科、农科,几个月时间能有一点基本概念也就可以做做小官儿了。又怎么能要求太高?

    三天的考试结束之后,阅卷官们便开始阅卷。张力这次专门从辽东将宋应星调来京师担任总阅卷官,而下面的普通阅卷官也都是从事相应行业的技术人员。当然,国学科张力请了以前翰林院的马学士来阅卷,这让这位清流领袖感到颇为自得,也为张力挣了不少人心。

    最终考试进行得一切顺利,这让张力着实松了一口气。虽然第一批录取的人水平都不怎么样,但至少也是开了先例,以后慢慢在完善吧!

    一年不行可以两年,两年不行可以四年。只要改变了科举的科目,年轻人甚至小孩子便会开始受到引导,慢慢地改变几千年来只重视儒学的传统。

    工业革命已经悄悄开始萌芽,但这一切还需要积累。张力很清楚,没有日积月累的沉淀,分分钟造出汽车飞机石油那是多么不靠谱的事儿,也只能臆想罢了。

    好在,一切都开始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

    西元一六三八年正月初一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的新年典礼上。满清太后布尔布泰带着两岁的小皇帝福临前来京师请降,而江南、西南的所有国土都已经重归一统。

    张力召见了布尔布泰,接受了满清的投降。作为赦免女真人的条件,张力要求女真人尽数迁往关内,八旗彻底打破编制,在大明北方各省妥善安置。

    而新年庆典最引人注目的事莫过于琉球王国国王尚氏前来进贡。在新明王朝的震慑下,日本国的萨摩藩已经从琉球撤军,而日本国内也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内战之中--当然,这一切都是张力喜闻乐见的……

    在一派宾主俱欢的气氛中,张力宣布来年将会提供给琉球王国大量军火,并且将会持续对其提供各方面的援助。

    一个能与日本相抗衡的国家持续存在下去,显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在日本的近海,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正在启航。

    几百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张力不知道,也不可能去猜测。但是眼目下能够做的,那就一定要做好。什么第一岛链、第二岛链通通去见鬼--啊,不,给哥继续锁着,锁住日本……

    张力与尚氏正式签署了一份《琉球通商友好条约》,在条约中再一次明确了琉球王国永远独立的地位,而且明确规定,若是琉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