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精校版完结)(1/2)
了。”阿琨抿了一下嘴唇。
“你看,他今天不仅不来见我,还给我设了个陷阱。”
“你说什么?”
“不是吗?我这叫君主私会臣妻,这要传到民间,就是君主的罪过啊!”
“你明知这是罪,为何还要召见我们母子?”
赵匡胤沉默了,头往下略略低了一下。
“因为我确实想念你。”
阿琨闻言,心中一颤,眼中一热,泪光顿时充满了眼眶。这一刻,她几乎快站立不住了。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发生的一幕幕,如同连续不断的闪电,割开她本已经尘封的记忆。
“当年,你曾说,你会来接我。可是,你没有回来。救我的也不是你,而是李筠。”
赵匡胤的身子颤抖了一下,哀伤爬上了他的眉头。
此时,阿琨却已经是泪流满面,多年前的一幕场景再次在眼前浮现。
多年前的那个傍晚,赵匡胤和阿琨骑着马,跑下家乡那片绿草茵茵的山坡,向那冒着黑色浓烟与红色火焰的村庄奔去。他俩被眼前的景象吓傻了,像两个失了魂魄的幽灵骑着马恍恍惚惚地走在村子里。
村庄里到处是尸体,许多没有死去的伤者发出撕心裂肺的呻吟与呼叫。有些躲起来的村民在乱兵离去后,慢慢战战兢兢地从草垛中、角落中爬出来。到处是惊恐万分的脸孔。
在那一刻,年轻的赵匡胤心中的热血沸腾起来。“这乱世该到什么时候?我要为结束这个乱世而战!”
从那一刻起,赵匡胤决心从军,投奔他心目中的英雄柴荣。几天后,赵匡胤站在一匹战马前,与阿琨告别。在离别的时刻,他向阿琨允诺,很快就来接她,一定会在她身边永远保护她。
在离开阿琨的时候,赵匡胤豪气勃发,吟了一首诗: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这是赵匡胤第一次作诗,也是他这一生中所作的唯一一首完整的诗。他的心中,孕育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天下再无兵乱。他也期盼着,自己能够很快回来接阿琨,然后和她一起过上快乐的日子。
可是,事情并非如他所料想的那样发展。在他离开不久后,他们的家乡再次遭受兵乱。阿琨的父母被乱兵砍杀。乱兵从农舍中拖出阿琨。紧急关头,有一个长着一张黑脸的男人单骑前来,他挥舞着雪亮的大刀,砍翻拖拽阿琨的两名士兵,救了阿琨。那个男人,不是赵匡胤,阿琨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叫李筠。
阿琨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幕。生命中带来巨大惊恐的场景,如果不是彻底遗忘,就会被永远记住。阿琨没有遗忘那一刻,而是永远记在了心里,因为,那一刻有个男人救了她,尽管此前她对这个男人一无所知。
“这是个乱世,姑娘家总得有个依靠才好。如不嫌弃,以后就跟着我吧。”阿琨记住了那一刻李筠说的那句话。
那天,阿琨被李筠拉上了他的马背。她并没有回答李筠的话,只记得自己的泪水从眼眶中滚滚涌了出来,大风吹着自己散乱的黑发。
阿琨从回忆中回过神,对赵匡胤说:“我知你要把我母子,还有我肚中的孩子当作人质。如果可以避免战争,我愿意。”
“在你们来京城的路上,契丹已袭击棣州。我已派人查出,是李筠派人暗中唆使的。”
“难道你与他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吗?”
阿琨眼睛发红,泪水开始滴落。
赵匡胤心突然软了下来,说:“我看得出来,你很爱他。阿琨,我真的无法欺骗你。有时候,我常常觉得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左右着世间的一切。我们是那么柔弱,那么无力。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面前,我也感到恐惧。”
“那为何还要发动战争?
“你看,他今天不仅不来见我,还给我设了个陷阱。”
“你说什么?”
“不是吗?我这叫君主私会臣妻,这要传到民间,就是君主的罪过啊!”
“你明知这是罪,为何还要召见我们母子?”
赵匡胤沉默了,头往下略略低了一下。
“因为我确实想念你。”
阿琨闻言,心中一颤,眼中一热,泪光顿时充满了眼眶。这一刻,她几乎快站立不住了。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发生的一幕幕,如同连续不断的闪电,割开她本已经尘封的记忆。
“当年,你曾说,你会来接我。可是,你没有回来。救我的也不是你,而是李筠。”
赵匡胤的身子颤抖了一下,哀伤爬上了他的眉头。
此时,阿琨却已经是泪流满面,多年前的一幕场景再次在眼前浮现。
多年前的那个傍晚,赵匡胤和阿琨骑着马,跑下家乡那片绿草茵茵的山坡,向那冒着黑色浓烟与红色火焰的村庄奔去。他俩被眼前的景象吓傻了,像两个失了魂魄的幽灵骑着马恍恍惚惚地走在村子里。
村庄里到处是尸体,许多没有死去的伤者发出撕心裂肺的呻吟与呼叫。有些躲起来的村民在乱兵离去后,慢慢战战兢兢地从草垛中、角落中爬出来。到处是惊恐万分的脸孔。
在那一刻,年轻的赵匡胤心中的热血沸腾起来。“这乱世该到什么时候?我要为结束这个乱世而战!”
从那一刻起,赵匡胤决心从军,投奔他心目中的英雄柴荣。几天后,赵匡胤站在一匹战马前,与阿琨告别。在离别的时刻,他向阿琨允诺,很快就来接她,一定会在她身边永远保护她。
在离开阿琨的时候,赵匡胤豪气勃发,吟了一首诗: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这是赵匡胤第一次作诗,也是他这一生中所作的唯一一首完整的诗。他的心中,孕育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天下再无兵乱。他也期盼着,自己能够很快回来接阿琨,然后和她一起过上快乐的日子。
可是,事情并非如他所料想的那样发展。在他离开不久后,他们的家乡再次遭受兵乱。阿琨的父母被乱兵砍杀。乱兵从农舍中拖出阿琨。紧急关头,有一个长着一张黑脸的男人单骑前来,他挥舞着雪亮的大刀,砍翻拖拽阿琨的两名士兵,救了阿琨。那个男人,不是赵匡胤,阿琨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叫李筠。
阿琨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幕。生命中带来巨大惊恐的场景,如果不是彻底遗忘,就会被永远记住。阿琨没有遗忘那一刻,而是永远记在了心里,因为,那一刻有个男人救了她,尽管此前她对这个男人一无所知。
“这是个乱世,姑娘家总得有个依靠才好。如不嫌弃,以后就跟着我吧。”阿琨记住了那一刻李筠说的那句话。
那天,阿琨被李筠拉上了他的马背。她并没有回答李筠的话,只记得自己的泪水从眼眶中滚滚涌了出来,大风吹着自己散乱的黑发。
阿琨从回忆中回过神,对赵匡胤说:“我知你要把我母子,还有我肚中的孩子当作人质。如果可以避免战争,我愿意。”
“在你们来京城的路上,契丹已袭击棣州。我已派人查出,是李筠派人暗中唆使的。”
“难道你与他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吗?”
阿琨眼睛发红,泪水开始滴落。
赵匡胤心突然软了下来,说:“我看得出来,你很爱他。阿琨,我真的无法欺骗你。有时候,我常常觉得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左右着世间的一切。我们是那么柔弱,那么无力。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面前,我也感到恐惧。”
“那为何还要发动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