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缺点,但因为他是知识分子,所以说话的态度和一般士兵有点不一样。一般来说这在社会上没什么问题,但在军队中却被没学问的二年兵所厌恶。仅仅因为这点,A就被一部分二年兵所憎恨,不管做什么都会被说成“狂妄”,挨的耳光是一般初年兵的好几倍。如果是像杂草般长大的人的话还能忍受,但是A因为成长环境比较好,所以有点懦弱,于是无法忍受而决定开小差。即使是像A这样的知识分子,想法也太过天真。虽然在熄灯后成功逃出了军营,但在他要去的各个地方都布有宪兵和警察的网,无处可逃。好不容易从网眼中逃了出来,来到了老家的村庄附近,但那里有一层更严密的网在等着他。于是A明白了即使逃了出来,在整个日本也没有他能够安居的地方了,然后就在海边渔夫住的小屋里上吊自杀了,以死来逃避。在被发现后,他的尸体被运回了军营,一直到化为白骨之后才交到他家属手里。那时我看到了来接收遗骨的他父亲的身影,知道了军队的无情。A即使化为了白骨,开小差自杀的罪名也没有消失。他父亲就好像背负着那罪名一样耷拉着肩膀远去的情景,让人感到格外凄惨……

    36.杀中国人的“快感”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我已经作为现役兵入伍了。

    得知事变发生时,我们正在爱知县丰桥市外的高师原演习场进行夜间演习。那时我正在离东海道线二川站较近的岩屋观音附近露营,等待着第二天早上拂晓战的开始。

    看着奔驰的夜行列车的窗口亮着灯,我想“再忍一阵子就可以退伍了。到了那时,就可以坐着那火车回家了。好想早点回到地方上,成为自由之身啊”,并感到很伤感。这时,前往中队本部进行联络的士兵回来了,并带来了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他说:“据车站前面的杂货店老板说,日中两军在北京附近发生了武装冲突,现在仍在交战中。”

    日中两军正在交战这一消息对士兵来说是很感兴趣的,但那时我没觉得是什么重大事件。只不过是想,“充其量不过是以清国奴为对手的小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过一阵子就解决了”。

    不仅是我,那个时候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去战场。我们觉得“就算战斗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满洲有很多关东军的精锐,所以国内的军队大概没有必要特地过去吧”,认为这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根据演习计划,我们跑步穿越了高师原,结束了持续数日的演习回到了兵营。这时才知道我们“国内大概不会派军队去”的预想落空了,国内正在陆续出动军队。

    此后,我因公外出前往丰桥的途中,在镇子和村庄里看到上面写着“祝为国效力之君出征”几个大字的旗帜。在车站前的广场上,送别出征士兵的小日章旗像波浪一样挥动着,呼喊万岁的声音和助阵的军歌声如怒涛一般。

    这样,城镇和村庄里的战时色彩日渐浓厚,但我们这些军营里的现役士兵却没有要打仗的心情。被召集去的官兵都是些需要特殊技术的部队人员,以及部队行动所需要的运输能力的补充,我们想都没想过竟然要进行以师团为单位的大动员。

    但到了8月,华北的战火烧到了华东,上海方面燃起了战火。到了8月中旬,我所属的师团开始进行动员。从这时起,战争开始接近我们现役兵,并确定要出动了。

    我们所属的师团完成了紧急动员,开始向上海方面进发。即使到了这时,我们这些下层的士兵也不认为会是一场大规模战争。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上海是海军担任警备的地区,所以主角是海军,陆军只是配角。大概也就是在海军陆战队应付不了的时候去援助一下吧。”

    就算是以陆军为主角进行战斗,我们现役兵在演习中也一直是以世界强国苏联为假想敌的,所以认为“清国奴还没资格作为对手”。因为有这种自负,所以觉得要去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