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节(1/2)
代西方兴起的工人运动都有涉猎,对俄国刚刚结束的内战详情更是如数家珍,在各个方面都稳压钟笛一头,一时间苦苦挣扎的居然变成了钟笛。
好在钟笛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很快收拾从前的策略,专攻新政,不及其余,这才把战场稳住。
两位名笔你来我往打了三年笔仗,也让西方政体和世界局势深入人心,再不是从前全国人民对外国两眼一摸黑的时候。
只不过这位钟声的立场可不像钟笛那么稳定,人家钟笛可是数年如一日,逢吴必反。钟声就不一样,虽然大多数时候对新政都持赞赏态度,但是也经常揭露在施政过程中的各种弊端,特别是曾经组织过一期对产业工人在军事管制下窘迫生活的揭露,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
当时政务院和天津当局本来是打算出面敲打一下大公报的,让英经理知道五毛和美分不能一起拿。没想到刚一出头官司就打到了叶黛那里,大家这才知道注资大公报的居然是叶黛的小姨肖媛,虽然还是不知道这位钟声是谁,但是总统家长辈没事骂骂孩子,自然不是外人可以沾手的,此事就此作罢。至于钟声没事想换换屁股,那也是总统家事,爱干嘛干嘛吧。
吴畏其实也很喜欢看大公报与京华时报之间的论战,有些观点还是很新鲜的。不说钟声对自己主张的解读,就算钟笛的文章也是有真才实料的,不像后世的大v公知们只能断章取义,或者干脆无中生有,拿脸抽别人的手还乐此不疲。
说起来他已经很久没见过肖媛了,不过听叶黛说她一直在北京,而且和楚白还是好朋友。
这么多年之后,楚白也淡了追求肖媛的心思,专心和她当起了淡淡相交的朋友,彼此关系倒也融洽,京华时报惹到权贵的时候,肖媛还会出面帮楚白挡枪,一来二去,也就没有人去想什么场外招了,都专心看钟声和钟笛打笔仗。这已经成了很多国人每天必备的娱乐节目了。
据说京津两地常泡茶馆里的能把两个人的文章倒背如流的人不在少数。
这两位作家无论是政治水平还是文化水平都是很高的,所以吴畏也经常关注两个人的文章。难得有闲,就拿过大公报看了起来。
今天钟声的文章是批判国有企业垄断的专题,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居然和京华时报揭露国企弊端的专题遥相呼应。钟声此时的文笔与三年前已经明显不同,文字间更辛辣,嬉笑怒骂之间,往往都有寓意。
吴畏匆匆通读了一遍文章,再转回来细看,边看边笑道:“我知道钟笛有程斌给他支招,见解独到没什么好稀奇的。但是这个钟声到底是谁,怎么会搞到政务院的数据?”
这个疑问在他的心里存在很久了,程斌好歹主持政务院多年,培养出很多有能力的官员,就连现在的第一副总理秋卫卿都是他一手发掘的,要说他能弄到政务院的内部资料一点都不奇怪。不过钟声又是怎么搞到这些内部数据的?总不成是叶黛或者秀云在背后支招?要知道肖媛虽然身份尊贵,能当好大一棵树来乘凉,但是在这方面可帮不上什么忙。
其实吴畏就是随口一问,叶知秋下台后,一直是肖媛在陪着他,虽然吴畏一直很注意消除叶知秋的影响,但是因为他和叶家的特殊关系,也不可能管得太细,就算肖媛打着自己的旗号出面,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没想到秀云居然没有说话,只是用促狭的目光看着他,倒好像捉到了什么痛脚一样。吴畏感觉到异样,抬头看了看她,皱眉说道:“什么意思?”
“你真不知道这个钟声是谁?”秀云问道。
吴畏愣了一下,皱眉说道:“我倒是怀疑过这是旦吾先生的马甲,可是这个钟声的文字当中偶尔有脂粉气,这画风不对啊。”
他说的旦吾先生就是秋卫卿。本来秋卫卿字璇卿,主执政务院后,自己取
好在钟笛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很快收拾从前的策略,专攻新政,不及其余,这才把战场稳住。
两位名笔你来我往打了三年笔仗,也让西方政体和世界局势深入人心,再不是从前全国人民对外国两眼一摸黑的时候。
只不过这位钟声的立场可不像钟笛那么稳定,人家钟笛可是数年如一日,逢吴必反。钟声就不一样,虽然大多数时候对新政都持赞赏态度,但是也经常揭露在施政过程中的各种弊端,特别是曾经组织过一期对产业工人在军事管制下窘迫生活的揭露,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
当时政务院和天津当局本来是打算出面敲打一下大公报的,让英经理知道五毛和美分不能一起拿。没想到刚一出头官司就打到了叶黛那里,大家这才知道注资大公报的居然是叶黛的小姨肖媛,虽然还是不知道这位钟声是谁,但是总统家长辈没事骂骂孩子,自然不是外人可以沾手的,此事就此作罢。至于钟声没事想换换屁股,那也是总统家事,爱干嘛干嘛吧。
吴畏其实也很喜欢看大公报与京华时报之间的论战,有些观点还是很新鲜的。不说钟声对自己主张的解读,就算钟笛的文章也是有真才实料的,不像后世的大v公知们只能断章取义,或者干脆无中生有,拿脸抽别人的手还乐此不疲。
说起来他已经很久没见过肖媛了,不过听叶黛说她一直在北京,而且和楚白还是好朋友。
这么多年之后,楚白也淡了追求肖媛的心思,专心和她当起了淡淡相交的朋友,彼此关系倒也融洽,京华时报惹到权贵的时候,肖媛还会出面帮楚白挡枪,一来二去,也就没有人去想什么场外招了,都专心看钟声和钟笛打笔仗。这已经成了很多国人每天必备的娱乐节目了。
据说京津两地常泡茶馆里的能把两个人的文章倒背如流的人不在少数。
这两位作家无论是政治水平还是文化水平都是很高的,所以吴畏也经常关注两个人的文章。难得有闲,就拿过大公报看了起来。
今天钟声的文章是批判国有企业垄断的专题,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居然和京华时报揭露国企弊端的专题遥相呼应。钟声此时的文笔与三年前已经明显不同,文字间更辛辣,嬉笑怒骂之间,往往都有寓意。
吴畏匆匆通读了一遍文章,再转回来细看,边看边笑道:“我知道钟笛有程斌给他支招,见解独到没什么好稀奇的。但是这个钟声到底是谁,怎么会搞到政务院的数据?”
这个疑问在他的心里存在很久了,程斌好歹主持政务院多年,培养出很多有能力的官员,就连现在的第一副总理秋卫卿都是他一手发掘的,要说他能弄到政务院的内部资料一点都不奇怪。不过钟声又是怎么搞到这些内部数据的?总不成是叶黛或者秀云在背后支招?要知道肖媛虽然身份尊贵,能当好大一棵树来乘凉,但是在这方面可帮不上什么忙。
其实吴畏就是随口一问,叶知秋下台后,一直是肖媛在陪着他,虽然吴畏一直很注意消除叶知秋的影响,但是因为他和叶家的特殊关系,也不可能管得太细,就算肖媛打着自己的旗号出面,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没想到秀云居然没有说话,只是用促狭的目光看着他,倒好像捉到了什么痛脚一样。吴畏感觉到异样,抬头看了看她,皱眉说道:“什么意思?”
“你真不知道这个钟声是谁?”秀云问道。
吴畏愣了一下,皱眉说道:“我倒是怀疑过这是旦吾先生的马甲,可是这个钟声的文字当中偶尔有脂粉气,这画风不对啊。”
他说的旦吾先生就是秋卫卿。本来秋卫卿字璇卿,主执政务院后,自己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