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4]请参看(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5]苏维汇王国建立于公元409年,比西哥特王国早,但西哥特是第一个得到罗马帝国承认的蛮族王国(请参看刘明翰主编《世界史·中世纪史》),因此这里不将苏维汇王国和公元568年才建立的伦巴德王国计算在内。

    [6]请参看(英)韦尔斯《世界史纲》、(英)戴维斯《欧洲史》。

    [7]请参看刘明翰主编《世界史·中世纪史》。

    [8]请参看(英)韦尔斯《世界史纲》、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9]以上请参看《魏书·太祖纪》、《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范文澜《中国通史》。

    [10]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11]见《魏书·太祖纪》。

    [12]见《魏书》之《清河王传》、《太祖纪》。

    [13]见《魏书·太祖纪》、范文澜《中国通史》。

    [14]见《魏书·崔玄伯传》。

    [15]次于拓跋焘的有两个:拓跋珪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三十九岁;拓跋宏在位二十八年,享年三十三岁。

    [16]见《魏书》之《世祖纪下》、《南安王传》、《宗爱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

    [17]见《魏书·宗爱传》。

    [18]见《魏书·宗爱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

    [19]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之《考异》。

    [20]以上论述请参看(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21]崔浩对拓跋晃的态度恶劣,见《魏书·高允传》;拓跋晃与崔浩关系紧张,见《南齐书·魏虏传》。

    [22]见《魏书·崔浩传》。

    [23]以上见《魏书》之《崔浩传》、《高允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

    [24]陈寅恪先生即认为,崔浩之死既不是因为夷夏之辨的民族问题,也不是因为佛道之争的宗教问题,而是因为社会阶级问题。见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25]见《魏书·高允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

    [26]见《魏书·高允传》。

    [27]见《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同时请参看樊树志《国史概要》。

    [28]见《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29]请参看(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30]见《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一。按:冯太后政变是在北魏天安元年(466)二月二十五日(庚申),拓跋宏出生则在皇兴元年(467)八月十四日(戊申)。因此即便拓跋宏系冯太后之子,政变时也不会怀孕。

    [31]以上见《魏书》之《任城王云传》、《李冲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

    [32]见《魏书》之《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李冲传》,同时请参看樊树志《国史概要》。

    [33]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九。

    [34]见《魏书·高祖纪》、《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九。

    [35]以上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

    [36]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并请参看樊树志《国史概要》、(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37]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三。

    第三章

    [1]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