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精校版完结)(1/1)
10.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系采用冯友兰的说法,请参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1.见《春秋繁露·基义》。
12.见《白虎通》卷八。
13.天启道德系采用韦政通的说法,请参看韦政通《中国思想史》。儒学有如神学,儒生有如神父,孔子有如教主,系参考田昌五、安作璋的说法,请参看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
14.见《易传·系辞上》。
15.见《史记·孔子世家》及何休注。
16.见《礼记正义》引郑玄说。
17.这一观点请参看吕思勉《秦汉史》。
18.见《后汉书·郑兴传》。
19.见《后汉书·儒林列传》。
20.吕思勉《秦汉史》中说:谶文妖妄,岂有以中兴之主而真信之理?
21.见《后汉书》之《梁冀传》和《李固传》。
22.见《后汉书·逸民列传》。
23.见《后汉书·党锢列传》。
24.见《后汉书·皇甫嵩传》。
25.这个解释请参看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
26.见《后汉书·襄楷传》。
27.关于道教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28.其实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即已指出这一点,请参看。
29.见《春秋纬·感精符》和《尚书纬·考灵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