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2)
即生活于山东南部地区。有薛国、?(音shi)国、铸国、过国。
1.薛国---始封祖为夏朝车正奚仲(侯爵)。今滕县南30里有薛国故城遗址。后迁邳,亦曰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北。不久又迁上邳,即今微山西北,奚仲之后仲虺居薛,为商汤左相。周武王灭商,复封其后裔于薛。春秋以后,薛又迁下邳。薛国历夏、 商、周三代,可考者凡64世。战国时(或疑齐湣王3年,即前298年)灭亡,入为齐邑。传世器有薛侯匜、薛侯鼎、薛仲铜?。
2.?国---亦作诗、寺。鲁之附庸国,其境在今济宁市南50里处。鲁襄公13年(公元前560年)发生内乱,分裂为三,被鲁国趁机攻取。传世器有?伯鼎、?遣簋、寺季鼎、寺季簋。
3.铸(一说祁姓;亦作祝)国---封公爵。武王灭商后受封建国。 地在今肥城县南大汶河北岸。或疑后来为齐所灭。
4.过(一说猗姓)国---夏代部落国家。地在今掖县(莱州)西北近海处。后为夏帝杼所灭。
三、姜姓国。姜姓相传是炎帝之后。山东地区的姜姓国,一部分是周初分封的,一部分则是夏、商时代就以立国的。有齐国、纪国、州国、莱国、鄣(zhang)国、向国、巽(xun)国、逢国。
1.齐国---春秋战国时期强国。排「战国七雄」之首。开国君主为姜尚(即《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封侯爵。在今山东北部,建都营丘(后称临淄),即今淄博市临淄区。春秋初期,继齐僖公小霸以后,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国富民强,九合诸侯,称霸天下。齐灵公15年(公元前567年)灭莱,国土扩张到今胶东半岛。其疆域东到渤海之滨,西至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滨州市无棣北(今河北盐山县南)。春秋末期,君权渐被陈氏(即田氏)所夺。战国初期,田和列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姜齐遂亡。
2.纪(亦作己)国---侯爵。西周初年受封立国,其地在今寿光县南纪台村。与齐为世仇,一直受其威胁。齐襄公8年(公元前690年),终被齐灭掉。传世器有己侯钟、己侯簋、己侯貉子簋。
3.州国---或称淳于。公爵。建都淳于(今安丘东北)。春秋初年为杞吞并,成为杞都。
4.莱国---亦作郲、?。封子爵。殷商时即已存国。今龙口市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一说在今昌邑县东南。莱与齐比邻,常有矛盾和冲突。莱共公时(公元前567年),被齐灵公攻灭。
5.鄣国---纪附庸国。或说为纪邑。今东平县东60里旧有鄣城集。齐桓公22年(公元前664年),鄣被迫降于齐国。
6.向国---今莒县南70里旧有向城,即此。公元前721年为莒国所灭。
7.巽(亦作其)国---存在于殷商至春秋时代。地在今沂水县东70里。传世器有巽公作叔姜匜等。
8.逢国---商代诸侯。周灭商,地入齐国。
四、风姓国。风姓相传为太?之后。太?相传是东夷首领,其活动中心本在陈(今河南淮阳县),后向北发展,逐渐控制了济水流域。有宿国、任国、须句国、颛臾国。
1.宿国---封男爵。地在今东平县东南20里。公元前684年,宋国派兵迁其民而取其地。后入齐为邑。
2.任国---在今济宁市。战国时仍存。或说任即夏代的仍。
3.须句国---亦作须朐。封子爵。在今东平县西北,或
1.薛国---始封祖为夏朝车正奚仲(侯爵)。今滕县南30里有薛国故城遗址。后迁邳,亦曰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北。不久又迁上邳,即今微山西北,奚仲之后仲虺居薛,为商汤左相。周武王灭商,复封其后裔于薛。春秋以后,薛又迁下邳。薛国历夏、 商、周三代,可考者凡64世。战国时(或疑齐湣王3年,即前298年)灭亡,入为齐邑。传世器有薛侯匜、薛侯鼎、薛仲铜?。
2.?国---亦作诗、寺。鲁之附庸国,其境在今济宁市南50里处。鲁襄公13年(公元前560年)发生内乱,分裂为三,被鲁国趁机攻取。传世器有?伯鼎、?遣簋、寺季鼎、寺季簋。
3.铸(一说祁姓;亦作祝)国---封公爵。武王灭商后受封建国。 地在今肥城县南大汶河北岸。或疑后来为齐所灭。
4.过(一说猗姓)国---夏代部落国家。地在今掖县(莱州)西北近海处。后为夏帝杼所灭。
三、姜姓国。姜姓相传是炎帝之后。山东地区的姜姓国,一部分是周初分封的,一部分则是夏、商时代就以立国的。有齐国、纪国、州国、莱国、鄣(zhang)国、向国、巽(xun)国、逢国。
1.齐国---春秋战国时期强国。排「战国七雄」之首。开国君主为姜尚(即《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封侯爵。在今山东北部,建都营丘(后称临淄),即今淄博市临淄区。春秋初期,继齐僖公小霸以后,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国富民强,九合诸侯,称霸天下。齐灵公15年(公元前567年)灭莱,国土扩张到今胶东半岛。其疆域东到渤海之滨,西至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滨州市无棣北(今河北盐山县南)。春秋末期,君权渐被陈氏(即田氏)所夺。战国初期,田和列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姜齐遂亡。
2.纪(亦作己)国---侯爵。西周初年受封立国,其地在今寿光县南纪台村。与齐为世仇,一直受其威胁。齐襄公8年(公元前690年),终被齐灭掉。传世器有己侯钟、己侯簋、己侯貉子簋。
3.州国---或称淳于。公爵。建都淳于(今安丘东北)。春秋初年为杞吞并,成为杞都。
4.莱国---亦作郲、?。封子爵。殷商时即已存国。今龙口市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一说在今昌邑县东南。莱与齐比邻,常有矛盾和冲突。莱共公时(公元前567年),被齐灵公攻灭。
5.鄣国---纪附庸国。或说为纪邑。今东平县东60里旧有鄣城集。齐桓公22年(公元前664年),鄣被迫降于齐国。
6.向国---今莒县南70里旧有向城,即此。公元前721年为莒国所灭。
7.巽(亦作其)国---存在于殷商至春秋时代。地在今沂水县东70里。传世器有巽公作叔姜匜等。
8.逢国---商代诸侯。周灭商,地入齐国。
四、风姓国。风姓相传为太?之后。太?相传是东夷首领,其活动中心本在陈(今河南淮阳县),后向北发展,逐渐控制了济水流域。有宿国、任国、须句国、颛臾国。
1.宿国---封男爵。地在今东平县东南20里。公元前684年,宋国派兵迁其民而取其地。后入齐为邑。
2.任国---在今济宁市。战国时仍存。或说任即夏代的仍。
3.须句国---亦作须朐。封子爵。在今东平县西北,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