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带回府邸。

    父母收到信件,担心儿子独自在外,无人照看。特地送来两名丫鬟,一名老仆,服侍二人起居。丫鬟是从前熟人,一直照顾小翠多年,使来顺手;老仆亦是本分下人,勤恳良善,不致节外生枝。

    自此二人定居园中,小翠常劝元丰“昔在家时,公公怨我迟迟不孕。眼下双亲年迈,我又无法生育,不如另择良配,以续香火。钟家小姐,乃太史千金,出身名门,与公子门当户对,可谓郎才女貌。”

    元丰道:“我对你一片真心,续弦之说,切莫再提。”

    小翠笑笑,不再言语,心中寻思“自己与相公只有五年缘分,时辰一到,即是永别。”

    一年后,小翠容貌声音渐生变化,大异从前,眉唇眼角,与图画中肖像,迥然不同。元丰问道:“何以至此?”

    小翠笑道:“依你之见,今日之我,与昔日之我,谁更貌美?”

    元丰道:“今日美则美矣,只是我更喜欢从前的你。”

    小翠道:“想来我已老矣。”

    元丰道:“才二十来岁,怎么会老?”

    小翠微笑不语,取过图画,引火焚烧。元丰赶紧阻止,图画化为灰烬,已然不及。

    数日后,小翠重提续弦之事,元丰耐不过妻子软语相求,点头答允。于是聘娶钟小姐过门,结成佳偶。

    洞房之日,掀起新娘头盖,只见她容貌言行,与小翠一模一样,暗自诧异,火速前往亭园,小翠已然遁去,不知所往。床上留下一娟红绫,打将开来,内有一枚玉珏,心知是小翠遗物,佳人远去,无缘再见。

    当下携带新娘归家,虽顷刻不忘小翠,幸而新娘子容颜举止,无一不与小翠酷似,足可慰藉。自此始才醒悟:钟家婚姻,小翠早已知之。故尔化身钟氏,以慰他日之思。

    第四百三十九章 细柳

    细柳姑娘,中原人。腰肢纤细,娉婷可爱,自幼聪慧,粗解文字,精通相术。

    细柳性格沉静,不爱说人长短,艳名在外,上门求亲者络绎不绝。细柳一一接见,阅人众多,无一中意,年近十九,依旧单身。

    父母怒其挑剔,骂道:“天下岂无良配,挑三拣四,莫非想当老姑娘不成?”

    细柳道:“我本以为人可胜天,岂知姻缘莫测,不可强求。自今以后,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

    县城高生,世家名士,久闻细柳之名,上门求亲。双方一拍即合,定下吉日,送女完婚。

    婚后,夫妻和谐,相敬如宾。高生前妻育有一子,小名长福,年方五岁。细柳悉心照看,呵护备至,母子情深。

    一年后,细柳产下一子,取名长怙。高生问其含义,细柳道:“怙者,依靠也。我没别的意思,只希望长怙能够长伴膝下。”

    细柳不擅女工,独好经纪,善于理财。家中田产多少,赋税轻重,熟记于心。这一日,夫妻闲话,细柳道:“家中事务,妾自为之,不知可否?”

    高生道:“你肯主动替我分忧,求之不得。”自此后不再管家,大小事务,悉数交予细柳处理。如此半载,不曾有失。

    半年后,高生前往邻村饮酒,适有官吏上门,催交田赋。家中余粮不多,细柳一时之间难以筹措,好言善语,恳请官吏宽恕几天。官吏不听,徘徊室内,不肯离去。

    细柳无法,只得急召高生回来,问他有何对策。高生道:“此事容易,欲求宽限,哪有不破财之理?好好学着。”自怀中取出银两,贿赂官吏,轻松将他打发。

    官吏去后,高生笑道:“细柳,俗话说的好‘慧女不若痴男’。女子再怎么能干,随机应变之才、处事不惊之智,终究不如男子。咱们打个商量:家政繁忙,吃力不讨好,以后还是由我来管家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