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精校版完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军饷的影响非常微小。在为谁而战的问题上,华军为自己而战,并不是说华军为自己的军饷多少而战,而是为自己的尊严而战,为家人的幸福而战,为民族的独立而战!”

    曹锟端起茶杯,看着陈华,神色没任何变化,那意思是,你这些道理还说不服我。

    “在华军中,军官不准打骂士兵,不准克扣士兵军饷,这是最基本的规定,这也让华军士从人格上得到了尊重。华军士兵,大多数都明白,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而西南的政策特别是四川的政策及其变化让这些士兵切实感觉到了他们命运的改变,所以,他们是为捍卫整个西南的利益而战,扩大一点说,他们是为全体民众的利益而战!”

    “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国防军也有这方面的教育的。”曹锟还是很不服气。

    第203章 峰回路转2

    “也许国防军有这方面的内容,但仅仅是有这样的内容是不够的。从战场士兵的表现来看,很明显,华军的士兵更优秀一些,战力更强大一些。这种优秀,这种强大,是由多方面因素造就的。譬如军人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以及战斗中的进攻意识,战术意识,战术动作,战场配合等。”

    陈华并不要求曹锟这样的旧军人立即就懂得这些。陈华只是要告诉他们,北洋军骨子里还是一支旧军队,而华夏民族独立军从士兵意识到战场表现再到日常训练,无不贯穿着崭新的理念。与北洋军相比,华军就是一支新军队。华夏真正要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必须对军队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此时,吴佩孚在北洋集团中,仅仅是开始崭露头角,并没有达到以后直系军阀那种位高权重的地位。与吴佩孚的交谈,陈华感觉到了其思想中的锐气,也同样感觉到了其思想中的矛盾和迷茫。相对于曹锟而言,吴佩孚与陈华的共同语言更多一些,双方谈话的结果自然也是比较愉快的。

    吴佩孚被打败了,但他败得非常“理智”,在陈华回答了他一系列有关华军士兵训练、管理等问题后,吴佩孚竟然对陈华说了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北洋集团的谈判代表还没到,陈华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盘居广西的陆荣廷派人来重庆接洽,“探讨”与西南合作或联合的可能性。

    一扇大门,开始打开。

    (全书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