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呢,丝毫不受影响,老白照旧在花心思改造他老家鹿楼镇的房子,定期回去监工,王宁最近被抓去当防疫志愿者,忙到腿抽筋,整天骂骂咧咧,上级表示过要提拔他,不过他拒绝了——经此一役,老王对自身的能力有了非常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不是当厅长的料,于是向上推荐了小朱。

    至于赵博文自己,他对自己最近的工作缄口不言,当笔者问起此事是否还有后续时,他也就是神秘一笑,笑得意味深长。

    看到这副表情,我就心知肚明——大工程是有,不足为外人道,以后在新闻上看到什么都别吃惊。

    “喏,这是稿子,你审核审核。”我从背包里取出厚厚一叠打印的稿纸,扔在餐桌上,“有什么意见或者看法,尽管提。”

    赵博文把它拿过去翻了翻,摇摇头:“不必给我看这个,我一直追着你的连载呢,你更一章我看一章,还在你的评论区里发表过评论。”

    “哪个是你?”

    “保密。”老赵说。

    “那你有什么建议?”我问。

    “没什么建议,我不懂文学创作,我提看法就是外行指导内行。”老赵笑了笑,把手里的稿纸拍在桌上,“我很佩服你写得这么详细还能对得上,到时候真误导了读者去月牙湖捞时间胶囊怎么办?实际上胶囊又不在那儿。”

    “月牙湖那么大,捞不着的。”

    “你到时候出版就用这个吗?”老赵指指桌上的稿纸,“还会做什么大修改不?”

    “嗯,用这个,不改。”

    “所以……最后还是决定给她起名叫半夏?”

    “是啊,她总得有个名字吧?还是说你对这个名字不满意?”

    “不不不,我很满意,这个名字很好,指挥部里一直叫代号,杨杨他们叫她大小姐,也有人给她起过名字,都没你这个好听。”赵博文说,“她应当有一个很好的名字。”

    “在一个只剩下两个人甚至一个人的世界里,名字有什么意义?”我说。

    “名字是你在人们记忆里的锚点,是你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痕迹。”赵博文说,“没有名字的人就像风一样,一吹就消失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快两年过去了。”我说,“按照年龄算,那姑娘应该出生了。”

    赵博文想了想,点点头:

    “嗯,2040年她19岁,2021年出生,现在可能才刚刚一岁。”

    “赵老师。”

    “嗯?”

    “她还活着么?”

    “我相信她还活着,虽然不可能求证,但我愿意相信,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塑造现实,天瑞老师,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委托你写这本书,如今我们的未来已经重新回到了黑箱里,她会有一个不同的未来,或者说我们可以为她创造出一个不同的未来。”赵博文目光遥远,“这一直是我们所希望的,也是我们所努力的。”

    “任重道远。”

    “这世间万事万物,包括我们整个物质世界,在最底层上都可以视为信息,信息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它是可以影响周围世界的,物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功,那么信息是有能力对外做功的。”赵博文说,“我们不应当把信息传递与物质变化分割开来看待,站在我们的角度上,未来是什么样,取决于我们观测到的结果,当我们失去唯一一个观测者,而那些未被观测到的黑箱,就蕴含着无限可能。”

    “有十足把握?”我问。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