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节(精校版完结)(2/2)
在继续录用,当然,这只是军委会的缓兵之计,实际上,这半年只是让他们自谋出路。
在这种环境,冯锷这种选择老实被裁掉的军队自然不会有人多关心他们,哪怕是欣赏他的那些军官,他们也有很多门生需要照顾;这就导致了主力部队裁军则只是换了个形式,通常把主力部队一个军压缩成一个加强师,称为整编师。整编师下辖2,3个旅,每个旅2个步兵团,另有一个补充团。经过缩编,主力部队每个团得到充实,由军变为整编师,仅淘汰了少量老弱兵员。
像18军、25军、74军这样的主力部队,一边整编,一边更换装备,整编后的战斗力得到很多提高。各主力部队装备了迫击炮、掷弹筒、火箭筒、战防枪、山炮、战防炮等火器,并配备了大口径榴弹炮和汽车,部队火力和机械性能大大提高。
后记!
1946年,冯福顺带着全家老小重回广州,可是战后的广州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广州,这里的经商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里,现在能经商的人,头上都有一个名称叫官商,就是说你必须成为某个大员或者某个势力的代言人,这样才有资格在这里经商,否则,血本无归是轻的,让你家破人亡都非常有可能。
和冯锷同时来广州的人有很多,原来的游击队支队弟兄们,那些青年学生入伍的重新回归了大学生活,继续学业,闵飞、王宁和张川返回了自己的老家,但是经历了生死的綦江子弟兵,一千多弟兄跟着他到了广州,这些人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来了一千多个家庭。
川蜀的所有资产被冯锷分给了不愿来的弟兄,他带走的只是硬通货。
仅仅在广州两个月,冯锷就决定继续远离故土,他决定带所有人去香港,日本投降后,香港并没有回归中国,而是重新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他在缅甸得到的英国皇室颁发的勋章成了他的敲门砖,他被获准在香港以低价收购了部分原日军的资产。
自此,一千多家庭被安置在九龙半岛西北部,这个时候的香港,根本比不上上海的繁华,背井离乡的中国人再次在这里生根,依靠港口、码头艰难生存。
当然,对于这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弟兄来说,他们最不缺的就是吃苦的精神,码头的装卸工、搬运工、黄包车司机等等都成了他们谋生的手段。
至于冯锷,依靠和美国军方的关系,购置了几条海运的货船之后开始跑海运,依托香港的发展逐渐成长,他最终成为了战场的逃兵。
(全书完)
在这种环境,冯锷这种选择老实被裁掉的军队自然不会有人多关心他们,哪怕是欣赏他的那些军官,他们也有很多门生需要照顾;这就导致了主力部队裁军则只是换了个形式,通常把主力部队一个军压缩成一个加强师,称为整编师。整编师下辖2,3个旅,每个旅2个步兵团,另有一个补充团。经过缩编,主力部队每个团得到充实,由军变为整编师,仅淘汰了少量老弱兵员。
像18军、25军、74军这样的主力部队,一边整编,一边更换装备,整编后的战斗力得到很多提高。各主力部队装备了迫击炮、掷弹筒、火箭筒、战防枪、山炮、战防炮等火器,并配备了大口径榴弹炮和汽车,部队火力和机械性能大大提高。
后记!
1946年,冯福顺带着全家老小重回广州,可是战后的广州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广州,这里的经商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里,现在能经商的人,头上都有一个名称叫官商,就是说你必须成为某个大员或者某个势力的代言人,这样才有资格在这里经商,否则,血本无归是轻的,让你家破人亡都非常有可能。
和冯锷同时来广州的人有很多,原来的游击队支队弟兄们,那些青年学生入伍的重新回归了大学生活,继续学业,闵飞、王宁和张川返回了自己的老家,但是经历了生死的綦江子弟兵,一千多弟兄跟着他到了广州,这些人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来了一千多个家庭。
川蜀的所有资产被冯锷分给了不愿来的弟兄,他带走的只是硬通货。
仅仅在广州两个月,冯锷就决定继续远离故土,他决定带所有人去香港,日本投降后,香港并没有回归中国,而是重新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他在缅甸得到的英国皇室颁发的勋章成了他的敲门砖,他被获准在香港以低价收购了部分原日军的资产。
自此,一千多家庭被安置在九龙半岛西北部,这个时候的香港,根本比不上上海的繁华,背井离乡的中国人再次在这里生根,依靠港口、码头艰难生存。
当然,对于这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弟兄来说,他们最不缺的就是吃苦的精神,码头的装卸工、搬运工、黄包车司机等等都成了他们谋生的手段。
至于冯锷,依靠和美国军方的关系,购置了几条海运的货船之后开始跑海运,依托香港的发展逐渐成长,他最终成为了战场的逃兵。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