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节(精校版完结)(1/2)
,大宇宙不会因为这五公斤就不坍缩了。”关一帆说,他还有一个没说出来的想法:也许大宇宙真的会因为相差一个原子的质量而由封闭转为开放。大自然的精巧有时超出想象,比如生命的诞生,就需要各项宇宙参数在几亿亿分之一精度上的精确配合。但程心仍然可以留下她的生态球,因为在那无数文明创造的无数小宇宙中,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不响应回归运动的号召,所以,大宇宙最终被夺走的质量至少有几亿吨,甚至可能是几亿亿亿吨。
但愿大宇宙能够忽略这个误差。
程心和关一帆进入了飞船,智子最后也进来了。她早就不再穿那身华丽的和服了,她现在身着迷彩服,再次成为一名轻捷精悍的战士,她的身上佩带着许多武器和生存装备,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把插在背后的武士刀。
“放心,我在,你们就在!”智子对两位人类朋友说。
聚变发动机启动了,推进器发出幽幽的蓝光,飞船缓缓地穿过了宇宙之门。
小宇宙中只剩下漂流瓶和生态球。漂流瓶隐没于黑暗里,在一千米见方的宇宙中,只有生态球里的小太阳发出一点光芒。在这个小小的生命世界中,几只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环境中静静地飘浮着,有一条小鱼从一只水球中蹦出,跃入另一只水球,轻盈地穿游于绿藻之间。在一小块陆地上的草丛中,有一滴露珠从一片草叶上脱离,旋转着飘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缕晶莹的阳光。
(全书完)
《死神永生》完成
36万字。
至此,《三体》系列全部完成,共三部,88万字,算是很长的一本书了。
最近,几乎每天都收到电邮、短信和电话,催第三部,时间长了,感觉自己成了欠一屁股债的杨白劳,耳边不时响起黄世仁的声音:大刘啊,大年三十帐不过夜,拿闺女抵债吧。
其实这本书写的不算慢了,《黑暗森林》2008年出版,以后有一年多的时间因外部原因没有写作,第三部也就是写了一年左右。就是算上没写的时间也不算长,36万字的一部长篇,要保证质量,怎么也需要三四年的时间。
我们一直在呼唤精品,可精品是怎么来的?以长篇小说而言,首先需要时间。当然,肯定有那样的天才,漫不经心随手涂鸦,即成旷世经典,但这样的人肯定百年难遇。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作者,写长篇小说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要一砖一瓦构建一个世界,要与自己的心灵进行漫长的对话。
但即使没有读者的催促,我也不可能花三四年写一部长篇。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笔者也不能免俗。现在,耐的住寂寞的作者,同坐怀不乱的男人一样,不能说没有,但极其罕见。
想快些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种危机感。我感觉自己的创作就像一个导游,带着读者去游览自己的想象世界。我带的这个团已经转了十余年,可到现在连一半的景点都没转完,还不算那些新开发的景点。所以心里总是有些焦虑。因为我知道,意外随时都可能出现,洪水可能挡住我们的路,我们的大巴可能被枪手劫持。作为一个老科幻迷,我知道这不是杞人忧天。
在国内科幻可能遇到的种种意外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在这次笔会上,我对读者朋友说科幻是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学,他们都不以为然,但这是事实。只有在安定的生活中,我们才可能对世界和宇宙的灾难产生兴趣和震撼,如果我们本身就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科幻不会再引起我们的兴趣。事实上,中国科幻的前三次进程中的两次,都是被社会动荡中断的,社会动荡是科幻最大的杀手。现在,平静已经延续了二十多年,感觉到在社会基层,有什么东西正在绷紧,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都可能出现。但愿这只是一个科幻迷的杞人忧天,但愿太平盛世
但愿大宇宙能够忽略这个误差。
程心和关一帆进入了飞船,智子最后也进来了。她早就不再穿那身华丽的和服了,她现在身着迷彩服,再次成为一名轻捷精悍的战士,她的身上佩带着许多武器和生存装备,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把插在背后的武士刀。
“放心,我在,你们就在!”智子对两位人类朋友说。
聚变发动机启动了,推进器发出幽幽的蓝光,飞船缓缓地穿过了宇宙之门。
小宇宙中只剩下漂流瓶和生态球。漂流瓶隐没于黑暗里,在一千米见方的宇宙中,只有生态球里的小太阳发出一点光芒。在这个小小的生命世界中,几只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环境中静静地飘浮着,有一条小鱼从一只水球中蹦出,跃入另一只水球,轻盈地穿游于绿藻之间。在一小块陆地上的草丛中,有一滴露珠从一片草叶上脱离,旋转着飘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缕晶莹的阳光。
(全书完)
《死神永生》完成
36万字。
至此,《三体》系列全部完成,共三部,88万字,算是很长的一本书了。
最近,几乎每天都收到电邮、短信和电话,催第三部,时间长了,感觉自己成了欠一屁股债的杨白劳,耳边不时响起黄世仁的声音:大刘啊,大年三十帐不过夜,拿闺女抵债吧。
其实这本书写的不算慢了,《黑暗森林》2008年出版,以后有一年多的时间因外部原因没有写作,第三部也就是写了一年左右。就是算上没写的时间也不算长,36万字的一部长篇,要保证质量,怎么也需要三四年的时间。
我们一直在呼唤精品,可精品是怎么来的?以长篇小说而言,首先需要时间。当然,肯定有那样的天才,漫不经心随手涂鸦,即成旷世经典,但这样的人肯定百年难遇。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作者,写长篇小说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要一砖一瓦构建一个世界,要与自己的心灵进行漫长的对话。
但即使没有读者的催促,我也不可能花三四年写一部长篇。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笔者也不能免俗。现在,耐的住寂寞的作者,同坐怀不乱的男人一样,不能说没有,但极其罕见。
想快些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种危机感。我感觉自己的创作就像一个导游,带着读者去游览自己的想象世界。我带的这个团已经转了十余年,可到现在连一半的景点都没转完,还不算那些新开发的景点。所以心里总是有些焦虑。因为我知道,意外随时都可能出现,洪水可能挡住我们的路,我们的大巴可能被枪手劫持。作为一个老科幻迷,我知道这不是杞人忧天。
在国内科幻可能遇到的种种意外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在这次笔会上,我对读者朋友说科幻是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学,他们都不以为然,但这是事实。只有在安定的生活中,我们才可能对世界和宇宙的灾难产生兴趣和震撼,如果我们本身就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科幻不会再引起我们的兴趣。事实上,中国科幻的前三次进程中的两次,都是被社会动荡中断的,社会动荡是科幻最大的杀手。现在,平静已经延续了二十多年,感觉到在社会基层,有什么东西正在绷紧,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都可能出现。但愿这只是一个科幻迷的杞人忧天,但愿太平盛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