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护。

    但是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除了苟且偷生以外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老天爷真的有眼,就请他早些出来拯救他们这些苦难的人吧。

    ……

    ……

    在了解清楚对手,做到知己知彼之后,休息了十日的明军再次开拔,这一次是去往喀布尔。

    与之同行的还有古伊尔。

    在遭到了喀布尔之战的惨败之后,古伊尔就遭到了阿巴斯二世降职的处分。

    这一次他可以说是戴罪之身。

    若不是李定国执意要让古伊尔前往,他估计这辈子都没有可能领兵了。

    戴罪之身,自然是急于立功。

    古伊尔能否翻身,就看这一次的表现了。

    所以从一开始,古伊尔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如今他和李定国是完全的利益捆绑体。

    ……

    ……

    第1133章 刘兴明潜伏

    喀布尔城如今完全处于莫卧儿人的控制中。

    高压统治之下,喀布尔人完全就是一群苦难的羔羊。

    更为可怖的是,他们跟外界的沟通连接十分不畅。

    所以李定国和古伊尔也就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喀布尔城的情况。

    这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所以李定国来到喀布尔外围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集情报。

    做这件事最好的人选不是别人,就是刘兴明。

    刘兴明如今已经是李定国器重的头号大将。

    那些明军中的老兵都会打趣聊天说,冲锋陷阵有郝摇旗,搜集情报的一定是刘兴明。

    二人一个用巧力,一个用蛮劲,也算是十分有意思了。

    刘兴明接到任务之后当然是立即率部前往。

    但是按照古伊尔的建议他们所有人都进行了化妆。

    完全是按照当地人的方式,甚至不惜贴上了大胡子,并且把皮肤抹黑。

    只有做到了绝对意义上的谨慎,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古伊尔是个很有经验的人,他知道莫卧儿人肯定会设立很多关卡对来往人员进行盘查。

    一方面是为了对商人收取重税,另一方面也是盘查有没有可疑的人员。

    毕竟如果是有人混入了喀布尔城中,带走了重要的情报,对于莫卧儿人十分不利的。

    他们好不容易才控制了这个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自然不希望再拱手送出。

    刘兴明此前并未来过喀布尔,但是他对于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略有耳闻。

    在古伊尔建议下,他只带了几十个亲随,化妆成了一个商队,自称是从奥斯曼来的。

    这个身份比较合适,一方面他们从西边来不容易让人起疑。

    另一方面奥斯曼刚刚输给波斯人,而波斯人又输给了莫卧儿人。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奥斯曼商人的身份容易引起莫卧儿人的同情。

    当然了,莫卧儿人也不知道奥斯曼人使用的是什么语言,两个帝国虽然都很强大,但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此前从未有过任何的交集。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刘兴明等人还是学习了一部分的奥斯曼语。

    这方面古伊尔是专家。

    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犬牙交错,彼此之间交往多年,对于对方的语言和文化都十分的了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