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节(1/2)
,我与其余的开国君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成功的足够早,我现在还足够的年轻,三十一岁的年纪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来布局。
我身处的环境也与伟大的天可汗李世民完全不同,哈密国是建立在荒原上的,是无中生有来的,我们的内部团结一致,我们在外面的敌人正在一天天的变得腐朽和没落,很多时候我们只要静静的等待就能等到我们需要的结果。
八年前我们还在为契丹人的进攻惶惶不可终日,五年前,我们还在为恐怖的塞尔柱帝国随时东进战战兢兢。
现在呢?
太阳一般辉煌的契丹王耶律洪基没有了少年时的雄心壮志,整日沉迷于妇人和醇酒游猎之中,身边围绕着无数谗言媚进之徒,忘记了虎视眈眈的大宋,更看不见我们哈密正对他肥沃的云州垂涎三尺。
骄横不可一世的塞尔柱王死了,他的十几个儿子正在相互攻伐,外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女婿,十年之内,塞尔柱的国力只会不断地被消耗,他们最终也只会在消耗中慢慢的死亡,最后被取代。
国相,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正是我这样的竖子成名的大好良机。”
霍贤苦笑一声道:“时无英雄?大王就是英雄!”
面对霍贤的吹捧铁心源只好咧着嘴承受了,这是君臣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不喜欢听马屁话的人成不了一个好君王,赵祯早就给他传授过这方面的经验。
自从哈密国建国以来,赵祯就通过给自己闺女写信来间接地影响铁心源,到后来,赵婉基本上不看父亲给她的信件了,因为内容纯粹是写给夫君看的。
再加上铁心源每取得一项成功,都会让赵婉在信中突出赵祯的作用,这极大的满足了居住在皇城中,几十年都没有离开过东京的赵祯的虚荣心。
在潜意识里,赵祯已经把铁心源的成功当成了他的成功,这让铁喜在东京承受了天大的好处。
霍贤说铁心源是英雄,铁心源自己却明白自己真的是生活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
李元昊的早死,让他错过了与一代枭雄最后的交锋机会,吐蕃两百年来战乱不绝,也让他没有机会去面对野蛮人的强力冲击。
在这个没有铁木真的时代里,成功就显得非常容易。
第四十七章 大不同
自从这一次谈话之后,霍贤就再也没有与铁心源进行关于温和民族融汇政策的交流。
他不说,并不代表他认同。
在他看来,世上所有的英明帝王都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坚持己见。
一个国家的做事风格往往是第一代开国帝王铸造的,后世虽然会有所缺失,大体上依旧会延伸。
开国帝王的个人烙印烙的越深,对后世的影响也就越大,他以为铁心源就是在做这样的一件事。
事关千秋,国王才能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向,这完全是一个帝王的立身之基,他一个相国是无法,也不能阻碍的。
冷平在高原上放火烧了吐蕃人将要到手的口粮,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逻些会饿死人,这自然是在造孽。
如果铁心源不是国王,他自然可以口诛笔伐,既然是国王,冷平既然是他的部下,部下在执行他命令的时候犯的错,根本上来说,就是他本人的错。
以前的时候,铁心源以为普通官员做了错事之后,上官假惺惺的安慰一下苦主,纯粹是一种非人的举动。
现在,他跪坐在佛堂里,发现自己只能为那些即将死去的人祈福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王柔花已经习惯儿子来她的佛堂忏悔,只是最近,儿子来的非常频繁。
这不是好事情。
在察觉儿子一天天变得自责之后,她就再一次把玉莲香请过来,在儿子忏悔的时
我身处的环境也与伟大的天可汗李世民完全不同,哈密国是建立在荒原上的,是无中生有来的,我们的内部团结一致,我们在外面的敌人正在一天天的变得腐朽和没落,很多时候我们只要静静的等待就能等到我们需要的结果。
八年前我们还在为契丹人的进攻惶惶不可终日,五年前,我们还在为恐怖的塞尔柱帝国随时东进战战兢兢。
现在呢?
太阳一般辉煌的契丹王耶律洪基没有了少年时的雄心壮志,整日沉迷于妇人和醇酒游猎之中,身边围绕着无数谗言媚进之徒,忘记了虎视眈眈的大宋,更看不见我们哈密正对他肥沃的云州垂涎三尺。
骄横不可一世的塞尔柱王死了,他的十几个儿子正在相互攻伐,外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女婿,十年之内,塞尔柱的国力只会不断地被消耗,他们最终也只会在消耗中慢慢的死亡,最后被取代。
国相,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正是我这样的竖子成名的大好良机。”
霍贤苦笑一声道:“时无英雄?大王就是英雄!”
面对霍贤的吹捧铁心源只好咧着嘴承受了,这是君臣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不喜欢听马屁话的人成不了一个好君王,赵祯早就给他传授过这方面的经验。
自从哈密国建国以来,赵祯就通过给自己闺女写信来间接地影响铁心源,到后来,赵婉基本上不看父亲给她的信件了,因为内容纯粹是写给夫君看的。
再加上铁心源每取得一项成功,都会让赵婉在信中突出赵祯的作用,这极大的满足了居住在皇城中,几十年都没有离开过东京的赵祯的虚荣心。
在潜意识里,赵祯已经把铁心源的成功当成了他的成功,这让铁喜在东京承受了天大的好处。
霍贤说铁心源是英雄,铁心源自己却明白自己真的是生活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
李元昊的早死,让他错过了与一代枭雄最后的交锋机会,吐蕃两百年来战乱不绝,也让他没有机会去面对野蛮人的强力冲击。
在这个没有铁木真的时代里,成功就显得非常容易。
第四十七章 大不同
自从这一次谈话之后,霍贤就再也没有与铁心源进行关于温和民族融汇政策的交流。
他不说,并不代表他认同。
在他看来,世上所有的英明帝王都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坚持己见。
一个国家的做事风格往往是第一代开国帝王铸造的,后世虽然会有所缺失,大体上依旧会延伸。
开国帝王的个人烙印烙的越深,对后世的影响也就越大,他以为铁心源就是在做这样的一件事。
事关千秋,国王才能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向,这完全是一个帝王的立身之基,他一个相国是无法,也不能阻碍的。
冷平在高原上放火烧了吐蕃人将要到手的口粮,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逻些会饿死人,这自然是在造孽。
如果铁心源不是国王,他自然可以口诛笔伐,既然是国王,冷平既然是他的部下,部下在执行他命令的时候犯的错,根本上来说,就是他本人的错。
以前的时候,铁心源以为普通官员做了错事之后,上官假惺惺的安慰一下苦主,纯粹是一种非人的举动。
现在,他跪坐在佛堂里,发现自己只能为那些即将死去的人祈福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王柔花已经习惯儿子来她的佛堂忏悔,只是最近,儿子来的非常频繁。
这不是好事情。
在察觉儿子一天天变得自责之后,她就再一次把玉莲香请过来,在儿子忏悔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