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汉军野战骑兵都可以冲的折兰人七零八落——他曾在长安被安排去参观过灞上军、棘门军的训练和演习,对此他心知肚明。

    是故,在骨荼看来,河西之争现在才刚刚开始。

    一开始就发大招?以后怎么办?

    况且,合黎山的汉军正在磨刀霍霍,这个时候内讧?不是给汉朝人机会吗?

    第1615章 河西!河西!(二)

    祁连山上,雪花飘飘。

    远方的山巅,古老的冰川巍然不动。

    凝视着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前的冰川,呼衍当屠向前踏出了一步。

    沾满了鲜血的靴子,在雪地上留下一个深深的暗红色印记。

    此刻,山峦上下,厮杀声连绵不绝,一如当年。

    只不过,角色要对换一下。

    当年的政变主力之一,且渠氏的男人和他们的奴隶,此刻已经溃不成军。

    在汉军对居延施压后,且渠且雕难就带走了且渠氏族的主力万骑,只在祁连山和附近留下了不过三千多兵力——这三千多人中还有差不多两千,在这次政变之中倒戈。

    而此番政变的主力,则是来自祁连山周围五百余里的羌人和卢候、若卢、休屠等部。

    说起来也是好笑。

    孪鞮氏的单于要夺回自己的权力,竟然只能依靠那些过去的附庸和奴隶甚至是敌对势力。

    握着马鞭,呼衍当屠也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但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趁着隆冬大雪封山之际,夺回祁连山,扶立于单,然后立刻与汉朝达成协议,引汉兵入河西。

    这叫做借师助剿。

    至于,汉军来了会不会就留下来不走了?

    这却是管不了!

    有一点,呼衍当屠可以确信:汉朝军队和他们的皇帝必然不会拒绝来自他和于单的好意。

    汉朝的文官士大夫们也不可能对他和他的主子见死不救。

    蛰伏这两年,呼衍当屠也读书了,也懂道理了。

    他知道,对于南边的汉人来说,忠义是永远不能无视的高尚品德。

    汉朝有个著名的故事——赵氏孤儿,说的就是忠臣义士,于危难之间扶保幼主,受世人称颂的故事。

    “杀!杀光所有忤逆的且渠氏逆贼!”呼衍当屠抽出腰间的长刀,下令:“今日必须控制整个祁连,然后收拢兵力,向汉遣使、求援,借兵!”

    元德九年冬十月丙辰(初九),故匈奴左大将呼衍当屠与河西羌七部、休屠部、若卢部、卢候部于祁连山发动政变,血洗祁连山,将留守祁连的且渠氏族、当阳氏族等且渠且雕难心腹部族斩杀殆尽。

    所有高过车轮的男人,统统被杀!

    祁连山流血三日不止。

    但是,因为风雪之故,外界根本不知道祁连山发生了变故。

    掌握了祁连山后,且渠且雕难立刻率诸部头人,于祁连山北麓举行祭天大殿,申斥且渠且雕难和折兰王的种种背信弃义、忤逆之事,并恭迎西匈奴单于于单。

    ……

    合黎山以西五十里,弱水河畔,汉军甲塞。

    此地,原本是谷羌的一个营寨,地势险要,控扼弱水,在去年秋季,僰人击破盘踞在此的谷羌一部,尽掳其民,然后汉军在此建立一个小型的要塞,并在整个秋天不断坚固和扩建,并将之命名为甲塞。

    意为汉军前沿第一座塞城。

    经过数月的加固和扩建,甲塞的防御如今已经有模有样了。

    塞中建有三座烽燧台和两座箭楼,城墙也足有一丈多高,足可抵挡敌人的奇袭。

    塞中更驻扎了一个加强的司马部队。

    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