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站住,轻声道:“三哥,国子监外监生斗殴,可有什么处分?”

    三郎闻言,忙拉住道痴道:“二郎不可!学里规矩严,即便是在国子监外,监生也当自律,捅到监里可不是闹着玩的。”

    道痴转过头,看着众人拉着金文章的胳膊,明白众人的顾虑。街道两旁,不少人驻足看热闹。

    他点点头,道:“既是动不起手来就好,三哥且等我一等。”

    三郎正疑惑,道痴已经转身,大踏步走到金文章前,大声道:“你无故辱骂我族兄,我族兄性子宽和,不与你计较,你又追上辱骂,实是有辱斯文,不配为圣人子弟!”

    金文章被骂得一时没反应过来,旁边的几个监生也面上讪讪的,放下金文章的胳膊。

    道痴继续喝道:“我族兄是好性的,我却不能坐视他受辱,你还是住口吧!”不等说完,已经抡起胳膊,冲着金文章脸上甩了下去。

    他年纪虽小,可是多年锻炼下来,一巴掌的力气,哪里是一个书生能受的。

    金文章被打得身子一趔趄,往一边歪去……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余音(大结局)

    道痴怒打金文章,三郎又惊又愧。惊的是平素安安静静的道痴还有这般火爆的时候,愧的是自己这个做兄长的不能护着弟弟不说,还连累弟弟跟着吃挂落。

    因在私房菜馆子就在国子监左近,这一场少年“武斗”落到不少有心人眼中。之前对于道痴这位“天子昔日伴读”有心观望的,这下也多是熄了心思。不过一乡下顽童,实不堪大用,也没什么可忌惮。

    王家在京的诸位族人,对于道痴的“轻狂”比较不满,寻了道痴“婉转”相劝。道痴只做不解,与王氏族人并不亲近。

    消息传到宫中,有人在嘉靖跟前谗言,说是道痴丢了他的脸,引得他发怒。嘉靖面对群臣掣肘,宫人也使唤不便利的情况下,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听到道痴打架的消息,不相信他“轻狂骄横”,反而觉得他定是被欺负的狠了才奋起反抗,心中隐隐作喜不说,还深以为然,觉得自己不应该再被动下去。

    道痴打架之事终是不了了之,开始了国子监做监生涯。

    金文章视王氏兄弟为仇寇,背靠张国舅府子弟,屡次三番找兄弟二人麻烦,都被兄弟二人化解。

    三郎母家杨氏,因三郎与道痴交好一事,多有异议。三郎不为所动,与杨家几位表兄渐行渐远。

    十月里,兴献王妃銮驾抵房山。王家十二房崔氏、杨氏婆媳至京,为的是三郎婚事,还有容娘怀孕之事。宗房大老爷则是为王琪与郡主婚事,也随之王府仪仗进京。

    王妃銮驾在良乡暂停,王家诸人先一步进京。

    为谢三郎对道痴的照顾,王宁氏往王宅探看崔氏婆媳,不想出来时,马车被醉酒的崔氏侄孙崔裕安所惊,将老人家摔伤。

    顺娘得知消息,动了胎气,早产生女,产后雪崩而亡。

    王宁氏本就病重,道痴瞒下容娘的消息,却被来“请罪”的崔氏揭破。王宁氏伤心过度,伤心欲绝,告诫道痴,即便三郎再宽厚,也不要同十二房再有瓜葛。人有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道痴正怀疑自己进京的决定是否正确,对于王宁氏的告诫自然遵从。

    三郎虽是黯然伤心,可是在听了道痴直言相告后,不想道痴为难,兄弟两个就此疏离。对于崔裕安,他也因顺娘之死,隔阂渐深,引得崔氏不满。

    宗房二老爷借口王宁氏卧病,道痴年幼,想要道痴依附,被其所拒。

    少年嘉靖正为兴献王妃进京的礼仪与朝臣僵持,闻讯多有体谅,还派了太医为王宁氏诊治,王宁氏终于熬了过来,身体却不复以往。

    随着兴献王妃得封兴国太后,随之进京的两位郡主也得封公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