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该精简的镜头也不会多留一个,最终,在第一部结束时,这些点,汇聚成一个大家觉得不太完整的面。

    这个不完整,给大家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发生过的历史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不需要跟大家解释为什么这个“面”感觉有些不完整,因为这个世界还没有完全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在那次战争下的世界,还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有出现。

    影片结束,全场起立,响起长达五分钟的雷鸣般掌声,叫好声不断,始终充斥着掌声之中,看完了觉得精彩,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电影中那些吸引人的剧情和画面,一个个残酷而又真实、催人泪下又让人无奈的故事,以非常可观的角度拍摄出来,这一点最佳证实方式就是现场观影者,除了一些故事带有民族情结的刨除在外,剩下的,你真心是无法用好与坏善与恶来单纯的定位,因为战争从各个角度不同的去看,不单纯是以人性道德去看,不单纯以生命论评价,而是带有多方面视角和利益的去看,你会发现,想要以个对错善恶来论定,那是不可能的。

    这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不是让大家仇恨谁,而是产生了剧烈的对战争的抗拒感,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战争,对人而言,都是灾难,所损失的,远不是胜利能够弥补过来的。

    但在生命至上道德标准人性使然的论定方面,毫无疑问,整部影片的三观都很正,也不去刻意回避维护某一些发动战争的国家,直接就尖锐的指出,任何形式的战争发动者,你们对生命而言都是罪人,都是对道德对人性的亵渎者,不可饶恕,哪怕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也丝毫不为过。杨以辰做的只是没有将这些大家都讲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东西表现的很刻意而已,没有一处提到,但当你看完整部电影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感觉,将这样一个生命价值无法用任何胜利来结算的论调,通过一种对电影的认可感,传递到你的认知之中。

    整部电影,杨以辰没有给大家一种我又开创新世界的感觉,但你也不会觉得失望,相反会很满足,这部影片里给大家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甚至很多细节之处,看一遍并不够,有很多地方还留有一些悬念。

    一个结论,这片子,拍得很好,我们看的很过瘾。

    一年多以来的期待,值了。

    对第二部,对第三部,对这系列电影的期待,有了。

    第1622章 世界级的杨先生

    《血色二战》成功了,在诚意方面十足,视觉听觉感官刺激上超过满分,3D的效果将这种观感放大到最极致,穿插的剧情很精彩,没有从常规角度解读二战,而是换了一角度,还让人感觉到非常的舒服。

    一部影片最为重要的魂魄,不需要杨以辰来考虑,怎么给一部影片立意,这部片子不需要说了,讲述的就是一段真实发生的历史,将别的影片需要考量的重点摆在不需要考虑的层面,拍摄这部片子那么多的难点,总算是有一个这部影片自身属性所带的优势。

    真实还原二战,这个命题,始终都是这部影片必须解决也最难解决的地方,在这里,以点对点的关系,最终织成一个面,用小来说大,其中的影射大家都看得出来,等同于是掩耳盗铃,偏偏在这部影片中,掩耳盗铃反倒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将贬义变成褒义的神奇转变,就在于大家其实心里都有一个小算盘,哪个国家在战争中都不是绝对干净的,与其摆在台面上大说特殊,换一种方式,用小说大,哪怕是影射,也要好过前者。

    没有铺开用大战争讲战争,没有用历史名人来说历史,而是以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