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节(2/2)
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在吴越,夫差受困将亡,勾践兴起欲霸。在齐国,陈恒杀齐简公而夺取权柄,完成了陈氏代齐的一大步,然而诸侯晏然弗讨。在晋国,这一年也是对赵襄子至关重要的一年,他从赵简子手中接过了家主的位置,与此同时,魏韩知三家的家主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终将混战,最后瓜分晋国。
所以在中国的历史纪年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六国年表序》,这一年,恰恰被认为是春秋终结,而战国(六国)开启的一年……
如今,在赵无恤的改变下,无论是他个人命运还是历史进程,都大为不同。
但这一年,也是无比重要。
九鼎迁徙,楚君来朝,周王逊位,赵氏为天子……
还有,就是孔子逝去,《春秋》绝笔。
这一年,同样是“春秋”的结束。但是,春秋之后没有战国,中国不需要再进行一场两百五十多年的惨烈兼并,不需要有可怕的屠杀,一个新的王朝,定于一尊。将引领中国提前进入一个和平弭兵,文化繁荣的时代……
未来,还需要一步步去小心探索,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好在赵无恤清楚大势,毕竟那是他来的方向。
一边畅想着未来,他也回望着过去,回望那段名为“春秋”的历史。往事如烟,人们所熟知的历史,已经面目全非,随着时间推移,即将消失殆尽。
而此时此刻,赵无恤,他,作为旧时代的终结者,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开创者。
他就在这里,站在洁白天坛上,站在蔚蓝苍穹下,站在厚重九鼎间,站在名为“现在”的时间节点上。
他受着昊天审视,面对天下人的敬仰,或敌视。
过去,现在,未来……赵无恤若有所悟。
“夫子啊,你说过,三才者,天地人也,以一贯三,谓为王。但是,我可否也可以这么认为?”
“能以一人之力,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亦可为王!”
能做到这一点的,或许,只有身为穿越者的他吧?穿梭于时光的洪流,改变自己,也改变历史。
这一刻,他不再是匆匆的光阴过客,而是这一段时间的主宰者。
赵无恤释然地笑了:“所以,这便是我的春秋,我为王!”
第1220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
建元二十三年(公元前453年)。
距离昊朝建立,建元皇帝赵无恤受天命登基,已经过去整整二十三年了。
为了方便统治四方,皇帝陛下在两都制基础上,设置了五都制,北京是邺城,坐镇昊朝的基本盘冀州;东京是被称为“少昊之墟”的曲阜,威慑海岱;西京是渭水畔的长安,盘踞秦川,西望陇西,南拥巴蜀。
至于中京,自然是被称之为“天下之中,东西通衢”的洛阳了。
唯独南京没有设置,因为皇帝陛下说过,他理想中的南京,应在纪郢(江陵),亦或是金陵,那两处直到现在,仍是昊朝诸侯楚、越的领土……
位于河内郡的温县,虽然不是昊朝五京都邑,却也有特殊的地位,这里是赵氏的家庙祖坟所在地,也是皇帝陛下选定的陵寝。他说,待他长眠不起后,希望能在这里陪伴赵氏列祖列宗,陪伴文王、景王,还有他的父亲,被尊称为“武帝”的赵鞅……
这里是昔日有苏氏的故国,北望太行,南傍黄河,风水极佳。
时人事死如生,皇家也不例外,在皇帝陛下身体还硬朗的时候,温县的
所以在中国的历史纪年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六国年表序》,这一年,恰恰被认为是春秋终结,而战国(六国)开启的一年……
如今,在赵无恤的改变下,无论是他个人命运还是历史进程,都大为不同。
但这一年,也是无比重要。
九鼎迁徙,楚君来朝,周王逊位,赵氏为天子……
还有,就是孔子逝去,《春秋》绝笔。
这一年,同样是“春秋”的结束。但是,春秋之后没有战国,中国不需要再进行一场两百五十多年的惨烈兼并,不需要有可怕的屠杀,一个新的王朝,定于一尊。将引领中国提前进入一个和平弭兵,文化繁荣的时代……
未来,还需要一步步去小心探索,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好在赵无恤清楚大势,毕竟那是他来的方向。
一边畅想着未来,他也回望着过去,回望那段名为“春秋”的历史。往事如烟,人们所熟知的历史,已经面目全非,随着时间推移,即将消失殆尽。
而此时此刻,赵无恤,他,作为旧时代的终结者,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开创者。
他就在这里,站在洁白天坛上,站在蔚蓝苍穹下,站在厚重九鼎间,站在名为“现在”的时间节点上。
他受着昊天审视,面对天下人的敬仰,或敌视。
过去,现在,未来……赵无恤若有所悟。
“夫子啊,你说过,三才者,天地人也,以一贯三,谓为王。但是,我可否也可以这么认为?”
“能以一人之力,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亦可为王!”
能做到这一点的,或许,只有身为穿越者的他吧?穿梭于时光的洪流,改变自己,也改变历史。
这一刻,他不再是匆匆的光阴过客,而是这一段时间的主宰者。
赵无恤释然地笑了:“所以,这便是我的春秋,我为王!”
第1220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
建元二十三年(公元前453年)。
距离昊朝建立,建元皇帝赵无恤受天命登基,已经过去整整二十三年了。
为了方便统治四方,皇帝陛下在两都制基础上,设置了五都制,北京是邺城,坐镇昊朝的基本盘冀州;东京是被称为“少昊之墟”的曲阜,威慑海岱;西京是渭水畔的长安,盘踞秦川,西望陇西,南拥巴蜀。
至于中京,自然是被称之为“天下之中,东西通衢”的洛阳了。
唯独南京没有设置,因为皇帝陛下说过,他理想中的南京,应在纪郢(江陵),亦或是金陵,那两处直到现在,仍是昊朝诸侯楚、越的领土……
位于河内郡的温县,虽然不是昊朝五京都邑,却也有特殊的地位,这里是赵氏的家庙祖坟所在地,也是皇帝陛下选定的陵寝。他说,待他长眠不起后,希望能在这里陪伴赵氏列祖列宗,陪伴文王、景王,还有他的父亲,被尊称为“武帝”的赵鞅……
这里是昔日有苏氏的故国,北望太行,南傍黄河,风水极佳。
时人事死如生,皇家也不例外,在皇帝陛下身体还硬朗的时候,温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