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一切都是孙悟空咎由自取。他闯龙宫,下地府,私改生死薄,又偷吃了蟠桃园的仙桃,甚至还跑去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吃了无数的九转金丹,最终闯下大祸。可是,孙悟空这一位犯了如此多祸事的妖猴,不知道为何,却是得到了无数多读者的喜爱。

    可能在孙悟空那里,人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也可能从齐天大圣那里,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期待。

    或许,人们就是想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样,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妖王。

    但可惜,现实无比的残忍。

    哪怕拥有筋斗云,七十二变,又会诸多“方寸山”法术的孙悟空,仍是惨遭镇压。

    郁闷。

    抓狂。

    不甘。

    无数的心思齐齐涌上了心头。

    他们想骂天庭,但天庭看起来对孙悟空还算良好。

    至少给他官坐了,也还顺了孙悟空的意,封了他当齐天大圣。

    是孙悟空感觉自己没被邀请参加蟠桃大会,感觉没面子,这才闯了无数祸事。

    他们想骂如来?

    但骂如来又怎么样,技不如人,你骂如来能有什么办法?

    要知道,如来可是西方教教主,这放在封神演义里面可是圣人级的存在。

    他们想骂作者黄一凡。

    但黄教授写出如此旷世巨作,他们想骂都骂不出口。

    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无法发泄,却是让无数的读者悲从心来。

    他们觉得,心目中的英雄被抓了。

    他们认为,自己的梦想破灭了。

    只是,他们又哪里知道。孙悟空虽然被镇压,但500年之后一位小和尚不经意的路过……

    西游之路就此开启。

    第八百零四章 西游是一场阴谋

    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修道的小说。

    前世南怀谨大师在评价西游记的时候说过:“西方人翻译了《西游记》,只认为是中国的神话故事,不晓得蕴含了印度、中国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里面还藏有深刻的道理。《西游记》我看过四五遍,前几年我还重新一字不漏再看一遍,我很想拿起笔来,每一句话、每一回都把它批了,那真是写得好,全部修道做工夫的道理都在内了。”

    这句话说得有道理。

    西游记从开头的妖猴大闹天宫,说的是孙悟空的妖性。但是,在大闹天宫之后的西游,则说的是妖性被降服的故事。这里面的降服有被环境的降服,也有自己内心的觉悟。通过九九八十一难,不只是唐僧取得了真经。同样,孙悟空也彻底的降服了自己内心的妖性。

    而当这一部伟大的作品出现,他的诞生比之封神,比之东游记这一些四大名著的诞生还要来得轰动。

    【原本我还以为西游记是对东游记的模防,他的成就不可能超过东游记,更不可能比得上黄教授此前所写的封神。但现在看了西游记之后,我才知道。百年之后,我们所知道的估计不会再有东游记。】

    【是的,我赞同。西游记的经典用三言两语完全不能细说,就拿西游记中的劫难来说吧。其中每一难不仅有着种种的不同,更为难得的还是其中每一个劫难都是对于人心的拷问。如其中的三打白骨精,我相信,哪怕就是抛开西游记整个背景,光是三打白骨精这一篇都可能成为无比经典的场景。】

    【说得太好了,不过,三打白骨精固然经典,在我看来,三调芭蕉扇亦是极为的不俗。而且,显然黄教授在写西游比之写封神更精进一筹,不管是场面之大的如大闹天宫,还是仅仅只是小场景的三打白骨精,皆是写得趣味横生,而且有着无数的艺术性。】

    【我记得之前黄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封神只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