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根据得到的情报分析出一个结论——志愿军处境险恶!

    没错,就是险恶!如果说在第三次战役前“联合国军”对志愿军还不太熟悉的话,那么现在的“联合国军”显然已经吃透了志愿军的战术特点。这其实从第三次战役后期就已初露端倪。当时,在遭到志愿军的进攻后,“联合国军”并不和志愿军过多纠缠,而是利用其机械化能力快速撤退,但又始终和志愿军保持近距离的接触,和志愿军展开消耗战,并在局部利用绝对优势火力大量杀伤志愿军有生力量后展开短促的反击。这次美军发动大规模反攻的时机更加让周卫国感到背心阵阵发凉。显然,“联合国军”里有了高人,而且找到了对付志愿军进攻的有效反制手段。

    ※※※

    快反营驻扎下来的第一天晚上,周卫国就迎来了一个特别的访客——第40军118师师长邓岳。

    听到营部通讯员王四喜的汇报后,周卫国虽然对于这个邓师长为什么来拜访自己不得要领,还是第一时间迎了出去。不管怎么说,人家一个师长亲自登门,礼数是不能丢的。

    邓岳看起来三十出头,是个很干练的军人。但见到邓岳后,周卫国却更加疑惑了——他并不认识邓岳。

    邓岳见到他却是快走几步,抢先向他敬礼后大声说道:“周旅长好!”

    周卫国先是一愣,随即苦笑着回了个礼,说:“邓师长好。”

    旅长?他这辈子当过最大的官似乎就是东北民主联军十二旅的旅长,从这个称呼推算,邓岳应该也出身于东北民主联军,也就是现在的四野。

    果然,见到周卫国脸上的表情后,邓岳就主动自我介绍道:“周旅长,我叫邓岳,您一定不认识我,不过您的大名我可是久仰了!抗战时,我也在山东军区,在3师。东北受降后,我是民主联军七旅旅长。早在山东的时候就听说了您这位鼎鼎大名的抗日英雄,后来在东北又听说了您在通岭对待日本人的铁血手腕,真是心折不已啊。可惜一直没机会见到您本人,今天听军里面说您带部队来了,我就忍不住冒昧登门了,您不怪我吧?对了,老陈和老刘经常提起您。”

    周卫国心思数转之下,已经明白他说的“老陈”和“老刘”应该是后来接替他担任十二旅旅长的陈永贵和老朋友刘远,微笑着说:“邓师长客气了。”

    邓岳说:“周旅长,您这么叫我可就见外了,听老刘说您是民国二年出生的,我是民国七年出生的,比您小了整整五岁!您要是不嫌弃,就叫我一声小邓吧。”

    (停止更新!!应该太监了。)

    【外篇】

    血债

    本外篇根据网友李志峰提供之真人真事改编。

    本外篇任何版权,均归李志峰所有。

    ※※※

    那一年,已经是国军和鬼子隔着黄河大桥对峙的第三年!

    国军并没有把黄河大桥炸断,只是在桥上停了一列火车,将桥堵上了。

    三年来,鬼子试着进攻了无数次,但因为怕把桥炸了不敢动用重炮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三年了,驻防的国军始终牢牢控制着黄河大桥!

    这一晚,天上没有月亮。

    哨兵锁柱已经将自己的皮带收紧到了极限,但还是觉得饿!

    已经两个月没发军饷了,吃的也越来越差,今天的晚饭说是说粥,但却稀得跟米汤没什么区别!而且还是稀米汤!

    锁柱又想起了今天中午在伙房看见的那几盆鱼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