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2/2)
受不了。”
你们帮我评价评价这位老板:如果他卖掺水的扎啤,我应该恨他,但是他现在告诉我他的扎啤掺水了,在当时的情况有客观的原因,我似乎还应该感谢他。到底要我怎么评价这位提供酒肉的老板?
第一:他还会以同样的原因继续卖掺水的酒肉,但是却把自己打扮成道义上的英雄。
第二:如果有一天他宣布自己不会再卖掺水的酒肉,人们是否需要赞扬他的境界得到了升华?
第三:真的到了那一天,当人们回忆起他曾经卖过掺水的酒肉,是否需要我们庆幸不是生活在过去?谁叫他是老板而我不是呢?
这是我大学生活最后一段经历,因为这一段经历,甚至让我感觉到曾经喝酒吃肉的日子都不是那么真实,而辟谷却是真实而清晰的。
——忘情公子于2004年冬
(“辟谷生涯”全文完)
后记:我来补充一点
风半仙:
我是你大学一个宿舍的兄弟,看见你在起点中文网上的文章,忍不住出来说两句。
首先告诉大家半仙上面的文章确实如他所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真实的,可以说除了那个大猩猩的故事之外其它的事情都是真的。但是他也只说出了全部真相的百分之九十五,还有百分之五的关键部分没说,所以我要跟贴讲两句,免得大家受他误导。
半仙在大学里辟谷确有其事,但是他还有一个小细节没交待,那就是他床头上挂的那个帆布书包。半仙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床上挂了一个非常老式的军用帆布书包,土黄色的那种,但是不是家传的老古董,因为看上去是崭新的。
半仙从来不背这个书包去上课或者去上自习,或者说他上课和上自习从来没有背过任何书包,上自习的时候总是拿着几本书,有时候上课甚至连书都不拿,他认为最好的东西就是记在心里的东西。那他挂这个书包有什么用?
在他辟谷的时候就有用了,他的包里总是装着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都是人参,一样是没有加工过的生晒参,一样是蒸制过的红参。半仙喜欢喝茶,这在学生当中比较少见,他月末辟谷的时候总是将参须切下来泡茶,而整参总是嚼着吃,早一支晚一支。
我们问他这些人参在哪里买的,以学生的经济实力肯定买不起药房里的人参。他告诉我们就在西山桥头一个摆地摊的妇女那儿买的,那个妇女一年总要来两次。她卖的参很便宜,几十块钱一斤,但是都不大。
我们班长是个吉林人,吉林特产人参,所以班长也觉得自己对人参有发言权,经常嘲笑半仙。据他说半仙买的那些参都是生瓜条子,一点药性也没有,半仙上当受骗了,我们吉林的人参应该如何如何……
一开始班长说半仙就当没听见,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班长觉得自己作为权威的地位受到了轻视,或者半仙觉得烦了,两个人吵起来了。争吵的结果是班长以身试药,以证明半仙的那些人参不会比胡萝卜的营养价值更高。
人参又硬又苦,当然没有胡萝卜好吃,可是班长硬是当着半仙的面嚼着干咽下去整整三支。半仙也不说话,只是面带冷笑看着班长。结果班长这下可遭了罪了,当天和第二天根本就没有吃饭——嘴里没味什么都咽不下去,而且断断断续续流了三天的鼻血。现在想起来还是年轻人火力壮啊。
经过这件事情,我们都相信半仙书包里的人参真的是人参,甚至是药性极好的野山参,看来那个桥头摆摊的妇女卖的
你们帮我评价评价这位老板:如果他卖掺水的扎啤,我应该恨他,但是他现在告诉我他的扎啤掺水了,在当时的情况有客观的原因,我似乎还应该感谢他。到底要我怎么评价这位提供酒肉的老板?
第一:他还会以同样的原因继续卖掺水的酒肉,但是却把自己打扮成道义上的英雄。
第二:如果有一天他宣布自己不会再卖掺水的酒肉,人们是否需要赞扬他的境界得到了升华?
第三:真的到了那一天,当人们回忆起他曾经卖过掺水的酒肉,是否需要我们庆幸不是生活在过去?谁叫他是老板而我不是呢?
这是我大学生活最后一段经历,因为这一段经历,甚至让我感觉到曾经喝酒吃肉的日子都不是那么真实,而辟谷却是真实而清晰的。
——忘情公子于2004年冬
(“辟谷生涯”全文完)
后记:我来补充一点
风半仙:
我是你大学一个宿舍的兄弟,看见你在起点中文网上的文章,忍不住出来说两句。
首先告诉大家半仙上面的文章确实如他所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真实的,可以说除了那个大猩猩的故事之外其它的事情都是真的。但是他也只说出了全部真相的百分之九十五,还有百分之五的关键部分没说,所以我要跟贴讲两句,免得大家受他误导。
半仙在大学里辟谷确有其事,但是他还有一个小细节没交待,那就是他床头上挂的那个帆布书包。半仙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床上挂了一个非常老式的军用帆布书包,土黄色的那种,但是不是家传的老古董,因为看上去是崭新的。
半仙从来不背这个书包去上课或者去上自习,或者说他上课和上自习从来没有背过任何书包,上自习的时候总是拿着几本书,有时候上课甚至连书都不拿,他认为最好的东西就是记在心里的东西。那他挂这个书包有什么用?
在他辟谷的时候就有用了,他的包里总是装着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都是人参,一样是没有加工过的生晒参,一样是蒸制过的红参。半仙喜欢喝茶,这在学生当中比较少见,他月末辟谷的时候总是将参须切下来泡茶,而整参总是嚼着吃,早一支晚一支。
我们问他这些人参在哪里买的,以学生的经济实力肯定买不起药房里的人参。他告诉我们就在西山桥头一个摆地摊的妇女那儿买的,那个妇女一年总要来两次。她卖的参很便宜,几十块钱一斤,但是都不大。
我们班长是个吉林人,吉林特产人参,所以班长也觉得自己对人参有发言权,经常嘲笑半仙。据他说半仙买的那些参都是生瓜条子,一点药性也没有,半仙上当受骗了,我们吉林的人参应该如何如何……
一开始班长说半仙就当没听见,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班长觉得自己作为权威的地位受到了轻视,或者半仙觉得烦了,两个人吵起来了。争吵的结果是班长以身试药,以证明半仙的那些人参不会比胡萝卜的营养价值更高。
人参又硬又苦,当然没有胡萝卜好吃,可是班长硬是当着半仙的面嚼着干咽下去整整三支。半仙也不说话,只是面带冷笑看着班长。结果班长这下可遭了罪了,当天和第二天根本就没有吃饭——嘴里没味什么都咽不下去,而且断断断续续流了三天的鼻血。现在想起来还是年轻人火力壮啊。
经过这件事情,我们都相信半仙书包里的人参真的是人参,甚至是药性极好的野山参,看来那个桥头摆摊的妇女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