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铭之间,都己经达成了某种妥协。这也是贾铭能为当地居民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所以,所谓审判无非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现场来了一大批西九区居民,还有很多包括外国记者在内的媒体界人士。外国记者们能来现场报道庭审过程,应该是得到了市政府的特批。

    贾铭坐在原告代理律师席上,依然穿着那身黑色的西装。在法庭灯光照射下,他的面色苍白如纸。

    陈超选择坐在后排的一个角落里。他揉着太阳穴,因为那里正像针扎一样疼痛。经历了昨晚的交锋,他都没来得及换一身衣服。无所谓了。他拿出一副墨镜戴上,希望别人不要认出自己。

    于光明一身便装,坐在陈超旁边,他昨晚也几乎一夜未睡。上午早些时候他去鉴证科拿到了贾铭办公室地毯纤维的检验报告,并为抓捕行动做好了一切准备。但陈超让他再等等。

    根据陈超的建议,在法庭内外都布置了便衣警察。不过于光明并未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红旗袍案。

    其实陈超也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办,于是他决定等庭审结束再说。可即便到那时再抓捕贾铭,也会被很多人解读为事后报复和政治阴谋,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陈超甚至开始觉得自己不该来到庭审现场。虽然贾铭犯下的罪孽不可饶恕,但陈超还是禁不住站在他的角度看待这一切。正如他们昨夜谈到的,所谓公平和公正,是人们站在特定角度而形成的观念。然而无论贾铭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多少不公正的待遇,对无辜者的杀戮都应当停止。

    刚华——彭良心的辩护律师,正站起身来做结束陈词。他要求对彭良心宽大处理,理由有三:一是彭与政府的合作关系,二是彭退还了被侵吞的国有资产,三是彭对手下员工的不当行为毫不知情。刚华特别提出了一个被他称为“时代大环境”的概念。

    “是的,彭良心确实是低价买入土地,而后建成公寓楼高价卖出。但上海的房地产价格在那之前就已经开始飞速上涨,这并不是彭良心的这项工程独有的现象。至于那块土地的使用问题,项目一开始并未确定。给当地居民的赔偿金也未谈妥,不过那只是给钱多少的问题。为了项目按时开工,彭良心专门花钱雇用了一家拆迁公司,也许是那家公司的雇员太过心急了,才做出了那些不合情理的事。对此,彭良心一无所知。

    “对于西九区居民所遭遇的不愉快甚至伤害,我们深表同情和理解。但从长远看,该房地产项目有利于群众利益。难道广大群众还要过《七十二家房客》那样的日子吗?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并不是要为彭良心的不当行为开脱责任,我要说的是,大家应该着眼当前的‘时代大环境’。从宏观上看,大家应当看到彭良心的商业运作对城市繁荣作出的贡献。如果大家明年去西九区看一看,一定会看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相当聪明的一番陈述。按照刚华的说法,彭良心作为一名商人,犯罪之时“出发点都是好的”,一切原因都在于当前的“时代大环境”。但他却“忘记”了彭良心勾结贪官的事情。

    台下听众的反应不一。有的人在交头接耳,有的人在默默自语。大家关注的都是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其他的没有兴趣。

    这时贾铭站了起来,开始做他的结束陈词。

    他朝台下扫视了一眼,发现了坐在后排角落里的陈超。他朝那个方向稍稍点了点头,然后端起杯子喝了口水。他的样子看起来自信满满,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奇异光彩。也许是上午的阳光在作怪吧。

    “按照对方辩护律师的说法,这场审判的结果似乎已经很明朗了,”贾铭说道,“彭良心将因‘商业管理失职’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