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3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个完全泰然自若的人。他这种伟大的素质,到他逝世时,表露得特别明显。原本他可以成为皇帝,我们也许会赞同,但他没有,原本他可以成为终身总理,我们也曾要求过,但他没有,原本他可以……但是现在一切都没有了任何可能了,昨天,这位共和国最值得尊敬的公民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片他直到去世时曾牵挂着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也许,对于我们来说,最值得庆幸的是,至少,至少在昨天,我们还能够和一个真正的伟人生活在一个时代之中!像当年说过的那样,先生,我们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直到千年,万年!再见!先生!再见……愿先生,一路走好!”

    同样的有些人的反应是始料所不及的。中华革命党前主席,汪精卫这个自称是“最坚定的倒司马者”,倒是表现的非常感情激动,他声音颤抖地说:“盖棺论定,他是个英雄,他为了中国人民和这个国家,确实做到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曾拥有这么一位总理,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件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今天,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都必定将因此陷入前所未来的悲痛之中!”

    圣彼得堡下了半旗,国旗边围上了黑边。在俄罗斯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那些俄罗斯人一再相告。

    “我们失去了一个朋友!世界失去了一个伟人!”

    在共和大道两则,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千百万中国人亲眼清楚地看见那国旗覆盖着的灵柩以及守灵的仪仗队从他们的面前通过,黑色的幡旗下在人们跪拜了下去,用这种为亲人们送行的方式,为他们的总理送行。

    “我看见他了!”一个小女孩喊道,“我看见他,可真清楚呀!”

    “不,你看不见他的!”她的母亲不知该怎么说才好,“他是睡在国旗下面的!”但是那个小孩却一再说:“我看见他了!”

    “那就记住他吧!”母亲最后抚了一下女孩的头,泪水再一次涌了出来。

    终于,绵延几十公里的人群去了,但散得很慢,似乎拿不定主意下一步该干什么。当那位父亲和年少儿子离开时,男孩抬起头,看着父亲说:“我全看见了。”

    那个父亲点点头说:“那就好了!要把看到的一切永远记在心头!记住,你曾活在下他生活过的时代,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了!”

    当简短的葬礼,在熄灯号中结束,当司马陈婉云夫人从军人的手中接过国旗,在儿子的搀扶下缓缓的离开墓地,老元帅、将军以及老部长们目视着墓地上那个简单的墓碑,却久久不愿意离开,这是他们的统帅,他们的总理。

    当司马陈婉云夫人回到市中心那座面积不大的老宅时,下车时看着围上来的记者们她只用几个字把围拢着她的记者打发开去。

    “一切都结束了。”

    “是的,是的,一切都结束了,对于司马华之而言的确如此,对于中国来说,这只是历史上的一天!同时这一天也掀开了一个新的历史,一个彻底的告别了威权和威权人物的历史!他是一个伟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必须要说一句话,在这里说一句话,他走的正是时候,终于到了我们为自己作主的时候了!或许,这正是司马华之先生所期望的!我们的人民是自由的!这是先生贯彻终生的信条!也是在这一天,终于,我们的人民自由了!”

    共和一百年《历史杂评》评论员清教徒STG44《时代的终结》。

    共和55年9月16日 司马华之逝世。9月21日132个国家的元首及其代表同二千三百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