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他藩王会怎么看,天下臣民又会怎么看?皇上登基之初,因为年纪幼小不能主政,而是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照样国政有序,如今若是皇上暂时不能康复,何妨如万历初年之政?臣请二位老娘娘体恤潞王殿下,莫要让他遭人诟病,无法辩白!”

    和光懋的直截了当相比,汪孚林摆事实讲道理,说得更加透彻。张宏闻言固然如释重负,在场的众多大臣也不由得面色一变。刚刚张宏传达慈圣李太后的这个意思时,大多数人就绝不赞同,此时他们更是意识到,光懋和汪孚林这一科一道尚且能够据理力争,他们做大臣的要是缄默不言,回头绝对要被喷死!

    既然知道绝不能屈从李太后的这个提议,汪孚林又把能说的话说去了大半,其他人就不得不紧急斟酌自己该说的话。而第一个开口陈情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居正!

    “汪世卿所言,虽有偏颇,然则大体却不差。潞王监国,将把皇上置于何地?还请张公公禀告慈圣老娘娘,伏请三思。”

    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起了个头,其他人自然纷纷附和,就没有一个人敢附和潞王监国的。毕竟,那是一位自从落地就当成幼子,没有接受过任何帝王教育的皇子,本身野心如何暂且不提,可仅仅十一岁这一点,就足够让外间士林产生深刻联想了。最主要是,兄终弟及,兄还没终,弟怎么能想着及?到时候,他们一大堆人恐怕全都会被抨击到死!

    更何况,太后主导废立事,本朝以来满打满算只有英宗复辟,孙太后颇与谋,可那也是因为英宗本来就是嫡长子——尽管这个嫡长子在民间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流传,土木堡之变中的种种行径更是大受诟病——可即便如此,孙太后也谈不上亲自主导废立,徐有贞石亨之类的人本来已经拥立英宗复辟,孙太后做的不过是在骆驼身上压下最后一根稻草!

    除此以外,名声赫赫如诚孝张太后,也在拥立襄王以及自己的长孙英宗的时候,在大臣的压力下被迫放下了原本的打算。

    然而,李太后到底是曾经有着凭借皇权,直接干掉高拱的辉煌历史!

    因为这一点,大臣们的发言审慎而小心,一面小心翼翼谴责朱翊钧这个小皇帝听信他人谗言,这才因为一时急怒攻心而导致狂症发作,一面却又大义凛然地表明自己立场,长幼有序,皇帝尚在,皇弟监国无法服众。当最终与会者的记录全都被一一记录在案,廷议结束之后,张宏固然第一时间离去,其他人也走得飞快。

    而张居正因为病体未愈,落在最后。申时行见汪孚林只与张居正打了个招呼,低声言语了几句,就径直和程乃轩先走了,马自强则是脸色铁青,一个人独行,他有意慢走两步,等张居正这边没了旁人,他才上去与之同行,却是低声问道:“元辅的病情究竟如何?太后今日使张容斋试探大家,虽说被顶了回去,未必就能管用一世。而且……”

    虽说提及同僚实在是有些落井下石的意思,但申时行还是叹了一口气说:“我观马阁老,只怕有些灰心丧气。”

    万一马自强撂挑子,总得有个准备!

    张居正哪里会听不懂申时行的意思,只是微微一沉吟,他就淡淡地说道:“天下事没有全都如意的。我会提请再廷推阁臣。你的同年,礼部侍郎余有丁,却是不错的人选。”

    第九五四章 推荐秉笔

    皇帝因为突发狂症而暂时免朝,而后又因为张四维被罢免,马自强称病,皇太后下懿旨廷推阁臣,这一系列的变故让整个京城上下,朝野内外,全都陷入了难以名状的狂潮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