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节(1/2)
政高鸿中等等都被火箭打成碎肉。
至于斩杀什么牛录章京,昂邦章京,甲喇章京等奴将更是数不胜数。
可以说经此一役,奴贼的首脑精华全部完了。
好消息一个个传来,陈新甲等文臣都是号啕大哭,太子朱慈烺亦是泪流满面。只是一日,不,半日,困扰大明多年的内贼外忧就一朝尽覆,怎不让人喜极而泣?
太子甚至对天高呼道:“父皇,父皇,你看到吗?流贼奴贼尽灭啊!”
他泣不成声,各文臣也是嚎哭一片。
随后太子询问王斗,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斗含笑道:“打扫战场后,我等便迎殿下进京即位,以安民心。然后祭告太庙,彻底剿灭二贼残部!殿下也将隆武中兴,以明高宗之名垂于青史。”
“高宗……”
太子心头激荡,看着王斗那宽厚的笑容,他心中涌起暖流,他用力点头:“嗯,一切军国重事,就拜托大都督了。”
王斗大旗车奔下山岭,所过之处,海潮似的欢呼,无数的靖边军将士举起兵器,向他们的统帅致敬。
王斗手扶在车上,他一手举起,向周边的将士致意,无数士兵涌来,围在车边向王斗欢叫,他们很多人都是热泪盈眶,这时温方亮与韩朝奔来,都是含泪道:“大将军,我们胜了。”
王斗重重点头,说道:“是的,我们胜了!”
他看向周边沸腾的海洋,猛的心情有些激荡,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很艰难。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人与事。他的眼眶忽然有些湿润,他想起很多,很多的人跟事。
似乎无数的往事,无数的画面,都从眼前闪过,最后凝聚在他脸上,汇成微笑。
他说道:“温兄,韩兄,新的时代将来到了,不过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会与你们一直走下去。”
军歌响起,最后激情的歌声汇成海洋。
沸腾的浪潮中,王斗若有所思的一瞥,阳光映在他旗冠的日月金冠上,发出璀璨的金光。
第902章 吾乡(大结局)
崇祯十七年五月,满套儿。
正是塞外最美的时候,草甸仿佛绿色的海洋,蓝天与白云,繁花与阳光,让人全身暖暖的。
山坡上尽是松、桧、柏、桦等树,山脚下有一处庄园,然后前面就是翠绿如洗的草甸,绿毯似的一直延伸到远方的高山脚下,广袤的阔叶林边。
庄园前的松软草地上,崇祯皇帝拿着报纸惬意的躺在摇椅上,他鼻上架着眼镜,旁边的小几上摆着香茗,一副知识分子的形象与悠闲中产阶级的生活。
他品着香茗,慢条斯理的观看报纸内容。
忽然他目光一凝,坐正了姿势,商议的结果出来了,报纸上刊登了他的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然后是庙号:毅宗。
崇祯帝细细回味,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毅宗烈皇帝,这是对他的最大肯定。
他心中叹道:“朕错怪他了。”
又有王承恩,谥忠愍,让崇祯帝很满意。
他仔细观看报纸,下面还有一系列的追封追谥。
杨国柱,追封蓟国公,立庙祭祀。
曹变蛟,追封靖南侯,立庙祭祀。
王廷臣,追封宁南侯,立庙祭祀。
刘肇基,追封东平侯,立庙祭祀。
符应崇,追封定城侯,立庙祭祀。
李邦华,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立庙祭祀。
朱之冯,赠兵部尚书,谥忠壮,立庙祭祀。
卫景瑗,赠兵部尚书,谥忠毅,立庙祭祀。
蔡懋德,赠兵部尚书,谥忠襄,立庙祭祀。
至于斩杀什么牛录章京,昂邦章京,甲喇章京等奴将更是数不胜数。
可以说经此一役,奴贼的首脑精华全部完了。
好消息一个个传来,陈新甲等文臣都是号啕大哭,太子朱慈烺亦是泪流满面。只是一日,不,半日,困扰大明多年的内贼外忧就一朝尽覆,怎不让人喜极而泣?
太子甚至对天高呼道:“父皇,父皇,你看到吗?流贼奴贼尽灭啊!”
他泣不成声,各文臣也是嚎哭一片。
随后太子询问王斗,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斗含笑道:“打扫战场后,我等便迎殿下进京即位,以安民心。然后祭告太庙,彻底剿灭二贼残部!殿下也将隆武中兴,以明高宗之名垂于青史。”
“高宗……”
太子心头激荡,看着王斗那宽厚的笑容,他心中涌起暖流,他用力点头:“嗯,一切军国重事,就拜托大都督了。”
王斗大旗车奔下山岭,所过之处,海潮似的欢呼,无数的靖边军将士举起兵器,向他们的统帅致敬。
王斗手扶在车上,他一手举起,向周边的将士致意,无数士兵涌来,围在车边向王斗欢叫,他们很多人都是热泪盈眶,这时温方亮与韩朝奔来,都是含泪道:“大将军,我们胜了。”
王斗重重点头,说道:“是的,我们胜了!”
他看向周边沸腾的海洋,猛的心情有些激荡,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很艰难。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人与事。他的眼眶忽然有些湿润,他想起很多,很多的人跟事。
似乎无数的往事,无数的画面,都从眼前闪过,最后凝聚在他脸上,汇成微笑。
他说道:“温兄,韩兄,新的时代将来到了,不过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会与你们一直走下去。”
军歌响起,最后激情的歌声汇成海洋。
沸腾的浪潮中,王斗若有所思的一瞥,阳光映在他旗冠的日月金冠上,发出璀璨的金光。
第902章 吾乡(大结局)
崇祯十七年五月,满套儿。
正是塞外最美的时候,草甸仿佛绿色的海洋,蓝天与白云,繁花与阳光,让人全身暖暖的。
山坡上尽是松、桧、柏、桦等树,山脚下有一处庄园,然后前面就是翠绿如洗的草甸,绿毯似的一直延伸到远方的高山脚下,广袤的阔叶林边。
庄园前的松软草地上,崇祯皇帝拿着报纸惬意的躺在摇椅上,他鼻上架着眼镜,旁边的小几上摆着香茗,一副知识分子的形象与悠闲中产阶级的生活。
他品着香茗,慢条斯理的观看报纸内容。
忽然他目光一凝,坐正了姿势,商议的结果出来了,报纸上刊登了他的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然后是庙号:毅宗。
崇祯帝细细回味,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毅宗烈皇帝,这是对他的最大肯定。
他心中叹道:“朕错怪他了。”
又有王承恩,谥忠愍,让崇祯帝很满意。
他仔细观看报纸,下面还有一系列的追封追谥。
杨国柱,追封蓟国公,立庙祭祀。
曹变蛟,追封靖南侯,立庙祭祀。
王廷臣,追封宁南侯,立庙祭祀。
刘肇基,追封东平侯,立庙祭祀。
符应崇,追封定城侯,立庙祭祀。
李邦华,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立庙祭祀。
朱之冯,赠兵部尚书,谥忠壮,立庙祭祀。
卫景瑗,赠兵部尚书,谥忠毅,立庙祭祀。
蔡懋德,赠兵部尚书,谥忠襄,立庙祭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