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8节(1/2)
,失去了战斗力……”
古风一谈起历史就滔滔不绝,他名叫古风,言谈举止确实也有古人之风,也是关得仰视古同的一个原因所在。
“容高参既然提到了官运,各位聚在一起就纷纷讨论各自首长的官运,最后高参喝醉了,说了一句让在座众人都大吃一惊的话——各位,趁早收拾铺盖回家种地吧,走得早了,还有命在,走得晚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我们在座的服务的各位首长的官运,到头了。”
“结果当然是谁也不信,以为他说的是醉话,各人服务的首长,都正是如日中天,而且还是开国元勋,怎么可能官运到头了?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结果事后不久,容高参不辞而别,离开了京城,从此下落不明。别人还在嘲笑容高参杯弓蛇影,自己吓唬自己,谁知就在容高参走后不久,一场席卷整个神州的浩劫开始了……世人都只看到了十年浩劫表面上带来的破坏,却不知道在浩劫的背后,有多少首长背后的高参死于非命,从此,万马齐喑,人才凋零。”
容高参?关得明白了,古风此来孔县,是为了容高参……
“哦,孔县到了。”古风的目光透过车窗玻璃望向了窗外,窗外是一个没有特色平淡无奇的平原县城,如果不是路边的“孔县欢迎您”的路牌,说是别的什么县也并无不可。
古风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预感我们的孔县之行不会太顺利,而且,说不定还有许多故事要发生。”
古风说对了,孔县之行确实有许多故事发生,而且,还是一个曲折、离奇并且漫长的故事……
后记之新的故事
车停孔县,古风和关得下车,站在孔县的街头,将贯穿孔县县城东西的平丘街尽收眼底。
正是秋季,孔县的街头行人匆匆,各自有事,没人留意远道而来的外来客古风和关得。又或许是古风和关得的穿着太普通了,更有可能是他们的汽车并不出众,所以二人站在路边,没人会多看一眼。
就正合了古风悄悄地来去之意。
路旁高大的梧桐树树叶已经泛黄,风一吹,飘落几片树叶,摇晃间正好落到了古风的脚下。古风伸手捡起一片落叶,对着阳光看了一会儿树叶的脉络,感慨说道:“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是叱咤风云一生,还是流落民间默默无闻一生,都在自己的选择。我只是始终想不明白是,老人家为了避开十年浩劫而流落民间,但在后来政治清明了,为什么不重新出山?别人或许还不好说,在夏总书记在位的时候,他也应该看出夏总书记的为人的包容和宽厚……”
“还有,他为什么不回京看望一下他昔日的故交?能逃过十年浩劫而活到现在,多不容易。以老人家的眼光和对局势的判断,他不出山,难道还是在逃避什么?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情景该是多么感人,可惜呀……”
关得只是沉默,没有说话,他理解不了老一辈人的情怀,也无法达到古风忧国忧民的情怀的高度,他想了一会儿,忽然说出了或许古风不愿面对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不是老人家已经不在人世了?”
“我一开始也不愿意去面对这个事实,但一来老人家就算在世,也是百岁高龄了,二是老人家从八十年代向后三十年间,有足够多的机会重返京城,但他没有,就如泥牛入海一样,再无音讯。要不是不想违背奶奶的意愿和了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的心愿,我对孔县之行其实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我不是很明白,古总,古老按照年龄推算,应该和老人家不是同代人,她对老人家为什么这么有感情?”
“我也不清楚,奶奶和老人家确实不是同代人,而且奶奶根本就没有见过老人家,但她不肯说出原因,只是一再要求我找到老人家,她在知道老人家的确切下落,就算老人
古风一谈起历史就滔滔不绝,他名叫古风,言谈举止确实也有古人之风,也是关得仰视古同的一个原因所在。
“容高参既然提到了官运,各位聚在一起就纷纷讨论各自首长的官运,最后高参喝醉了,说了一句让在座众人都大吃一惊的话——各位,趁早收拾铺盖回家种地吧,走得早了,还有命在,走得晚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我们在座的服务的各位首长的官运,到头了。”
“结果当然是谁也不信,以为他说的是醉话,各人服务的首长,都正是如日中天,而且还是开国元勋,怎么可能官运到头了?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结果事后不久,容高参不辞而别,离开了京城,从此下落不明。别人还在嘲笑容高参杯弓蛇影,自己吓唬自己,谁知就在容高参走后不久,一场席卷整个神州的浩劫开始了……世人都只看到了十年浩劫表面上带来的破坏,却不知道在浩劫的背后,有多少首长背后的高参死于非命,从此,万马齐喑,人才凋零。”
容高参?关得明白了,古风此来孔县,是为了容高参……
“哦,孔县到了。”古风的目光透过车窗玻璃望向了窗外,窗外是一个没有特色平淡无奇的平原县城,如果不是路边的“孔县欢迎您”的路牌,说是别的什么县也并无不可。
古风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预感我们的孔县之行不会太顺利,而且,说不定还有许多故事要发生。”
古风说对了,孔县之行确实有许多故事发生,而且,还是一个曲折、离奇并且漫长的故事……
后记之新的故事
车停孔县,古风和关得下车,站在孔县的街头,将贯穿孔县县城东西的平丘街尽收眼底。
正是秋季,孔县的街头行人匆匆,各自有事,没人留意远道而来的外来客古风和关得。又或许是古风和关得的穿着太普通了,更有可能是他们的汽车并不出众,所以二人站在路边,没人会多看一眼。
就正合了古风悄悄地来去之意。
路旁高大的梧桐树树叶已经泛黄,风一吹,飘落几片树叶,摇晃间正好落到了古风的脚下。古风伸手捡起一片落叶,对着阳光看了一会儿树叶的脉络,感慨说道:“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是叱咤风云一生,还是流落民间默默无闻一生,都在自己的选择。我只是始终想不明白是,老人家为了避开十年浩劫而流落民间,但在后来政治清明了,为什么不重新出山?别人或许还不好说,在夏总书记在位的时候,他也应该看出夏总书记的为人的包容和宽厚……”
“还有,他为什么不回京看望一下他昔日的故交?能逃过十年浩劫而活到现在,多不容易。以老人家的眼光和对局势的判断,他不出山,难道还是在逃避什么?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情景该是多么感人,可惜呀……”
关得只是沉默,没有说话,他理解不了老一辈人的情怀,也无法达到古风忧国忧民的情怀的高度,他想了一会儿,忽然说出了或许古风不愿面对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不是老人家已经不在人世了?”
“我一开始也不愿意去面对这个事实,但一来老人家就算在世,也是百岁高龄了,二是老人家从八十年代向后三十年间,有足够多的机会重返京城,但他没有,就如泥牛入海一样,再无音讯。要不是不想违背奶奶的意愿和了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的心愿,我对孔县之行其实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我不是很明白,古总,古老按照年龄推算,应该和老人家不是同代人,她对老人家为什么这么有感情?”
“我也不清楚,奶奶和老人家确实不是同代人,而且奶奶根本就没有见过老人家,但她不肯说出原因,只是一再要求我找到老人家,她在知道老人家的确切下落,就算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